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抗日战争> 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继续打下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三章 不惜一切代价让中国继续打下去(1 / 1)

一九四三年下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见胜利的曙光。

在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会战的胜利令苏联人渡过了战争最黑暗的阶段。德军的第六集团军,罗马尼亚的第三、第四集团军以及意大利的第八集团军被苏军歼灭殆尽。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总兵力减少到五百二十余万,而苏军的总兵力增加到六百四十余万,飞机和坦克的数量也超过了德军。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场态势,希特勒策划了代号为“堡垒”的战役,准备投入一万门火炮和迫击炮、两千七百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两千零五十架作战飞机以及将近九十万的陆军兵力。其中五十个最有战斗力的师配属许多独立的作战部队担任主攻,组成由克卢格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和由曼施坦因元帅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另外还有二十个师在战场侧翼配合攻击。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在局部防御后发动大规模的反攻作战,投入的部队是罗科索夫斯基大将指挥的中央方面军、瓦图京上将指挥的沃罗涅日方面军、马利诺夫斯基大将指挥的西南方面军、波波夫上将指挥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和科涅夫上将指挥的大本营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共计一百三十余万兵力,同时投入两万门火炮和迫击炮,三千四百四十四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还有两千一百七十二架作战飞机。

七月五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会战——库尔斯克会战——骤然爆发。会战开始后的第一天,德军就投入了全部基本兵力,但在苏军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中伤亡惨重。双方随即展开了规模巨大的坦克、步兵以及战机的混战。战斗到第七天,苏军在尚未动用战略预备队的情况下,基本上扼制住了德军的攻势,德军付出巨大伤亡后仅楔入苏军防御阵地十至十二公里。为了拿下库尔斯克,德军集中兵力突击一点,苏军也在这一点上集中兵力反击。十二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遭遇战爆发,交战双方的两千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参加了战斗,然而德军第一天就损失了四百多辆坦克,一万余名官兵被击毙。接着,苏军开始了全面反攻,各集团军群迅猛突击,在斯摩棱斯克、顿巴斯、基辅和克烈缅楚格方向,沿着长达一千五百公里的战线对德军实施猛烈攻击。经过奥廖尔战役、顿巴斯战役、第聂伯河战役等一系列大战后,苏军重创德国陆军一百二十八个作战师,相当于德军在苏德战场上陆军总兵力的一半,把战线向西推进了三百至六百公里,收复了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和北高加索,并开始向第聂伯河右岸和白俄罗斯地区挺进——德军被赶出苏联国土的日子不远了。

在地中海战场,盟军占领北非之后,意大利完全暴露在攻击之下。七月十日,盟军发动了对西西里岛的进攻战役,该岛上驻有意大利军队九个师以及德军的两个师。而盟军第十五集团军,辖蒙哥马利上将指挥的英军第八集团军和巴顿上将指挥的美军第七集团军,共十三个师近五十万兵力,作战飞机四千余架,舰艇三千二百余艘。战役发起后,盟军顶着狂风巨浪登陆西西里岛海岸,士气低落的意大利军队土崩瓦解,德意军死伤三万三千人,被俘十三万二千人,还有十万人逃回意大利本土。八月十八日盟军攻占西西里全岛,从此掌握了地中海控制权。

接着,英军第八集团军强渡墨西拿海峡向意大利本土突进。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意大利内部发生混乱,墨索里尼被扣押。九月二十九日,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的代表在《意大利投降书》上签字,意大利宣布从此倒向盟军一方。

在太平洋战场上,自一九四三年五月起,盟军先后在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对日军发动了全面反攻。已经初步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盟军,采取越岛作战的方式,向后方日军防守薄弱的岛屿连续攻击,使得前方岛屿上的日军逐渐失去支撑,战争的主动权随之完全落在盟军手中。八月,日军不得不撤离阿留申群岛,将北太平洋防线收缩至千岛群岛。在南太平洋上,日军企图坚守的所罗门群岛、新乔治亚群岛以及新几内亚岛的东南部相继被盟军攻克,日军仅在所罗门群岛战役和新几内亚战役中,就损失了十三万官兵、七十多艘舰船以及八千多架作战飞机。在西南太平洋上,新不列颠岛上日军的主要战略支撑点拉包尔,已完全处于盟军海空军的控制下。中太平洋上日军的战略要地特鲁克群岛也失去了屏障。——盟军在太平洋上的攻势作战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反攻菲律宾的通道已经打开。

一九四三年九月,日本人不得不重新审视“世界形势”以及“战略方策”:

在战略上,美国在太平洋方面反攻的速度和规模,远比我方预料的迅速而且强大得多。因此,我方企图扩大初期作战战果的各个战役——中途岛作战、瓜岛作战以及东南太平洋方面的岛屿作战等——均归失败,并且严重地消耗了准备用于对英国施加压力的日军力量。另一方面,在政略上,以德意军由北非撤退为转折点,导致意大利脱离三国轴心的不利局面,以至日德意三国协同作战的基本设想也宣告崩溃。

二十五日,日军大本营和政府内阁召开联席会议,最终拟订出《今后应当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并于意大利宣布投降后第二天——九月三十日——提交天皇召集的御前会议予以确定。《指导大纲》决定:日本须从东南太平洋的“激烈消耗战中撤出来”,“抓紧时间”建立起一个“绝对国防圈”,并以此为最后的防线,其间“迅速充实以航空兵为中心的陆海军战斗力”,“坚决以独自的力量”与英美决一死战。

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年内决定战局大势为目标,摧毁美英攻势企图,迅速确立必胜之战略态势,急速增强决胜战力,尤其航空战力,主动遂行对美英决战。

二、帝国密切与德国合作,向完成共同战争迈进,并进而谋求对苏关系好转。

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并加强大东亚团结。

要领

一、排除万难,以一九四四年中期为目标,确立战略态势,应付美英进攻,随时摧毁敌军反攻。在帝国战争遂行上,于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所应绝对确保之要域,兹定为包括千岛、小笠原群岛、内南洋、西部新几内亚、巽他海峡以及缅甸等在内之圈域(绝对国防圈)。

在战争之始终期内,确保圈内之海上交通。

二、对于苏联,极力防止惹起日苏战争,进而改善日苏邦交并相机斡旋德苏和平。

三、对于中国,继续实施压迫,尤须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