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全方位指导女性的内在美修养--玫瑰女人> 全方位指导女性的内在美修养--玫瑰女人第4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全方位指导女性的内在美修养--玫瑰女人第4部分阅读(1 / 1)

由宝玉梦游大虚幻境,又含沙射影地点明了各人命运。 于是有了黛玉的:欠泪的,泪已尽。奇!有意思,黛玉呢,原本在仙境是一株快枯死的草,后来宝玉不断地浇水,她才长得花枝招展的,上天为了这段情,宝玉来到人间,黛玉到人间以泪来还他的恩情,人没了,泪也就尽了。 说湘云的:为官的,家业凋零。后来湘云只得靠贾府救济活着,一生清苦。还有妙玉:无情的,分明报应,和后来的“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被强盗抢走遥相呼应。惜春呢,看破的,遁入空门,看尽了姐妹们的悲剧命运,最后不顾任何人的阻挠做了尼姑。王熙风呢: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她对权势痴迷不悟,处处要占上风,害死不少人,最后也是悲苦而去,和前面也是一一对应,妙!《红楼梦》还有很多其他地方也是运用这个手法,让人感觉不到一点痕迹。 欣赏《红楼梦》,最重要的是要会欣赏里面的人物,最让人悲悯的要数林黛玉。她不仅美貌绝伦艳冠群姝,而且才华横溢,几番拔得头筹。她那心比天高的傲世气性,使得许多人对她既羡慕爱恋又妒忌指责。然而在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爱恨离愁交织难分的性子,正是她人格魅力的所在。敢爱敢恨,却不得不屈从于世俗的压迫,最终只落个“质本洁来还洁去”,泪水流,泪水干,情恨交织心茫然地离开了红尘。 黛玉的性格虽然有些孤僻,为人处世过于率直,比起大观园中其他那些八面玲珑的女人来讲,更让人觉得同情。她的那首葬花词也就是她命运的一个侧面写照。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让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主角——贾宝玉。宝玉生下来口里就衔着块玉,以至于家人把他当块宝似的,捧在手中怕摔坏,含在口中怕化了,敬他若神仙一般。尤其是贾母,贾政打宝玉的那一段写得最精彩,贾政打了一阵子之后,那贾母一边哭一边摇头晃脑地赶来,威胁贾政要打宝玉还不如先打死自己算了,吓得贾政连忙跪在贾母面前磕头如捣蒜。虽说家人对宝玉百般疼爱,但宝玉骨子里有一种反叛,蔑视功名权贵,不走封建的仕宦道路。他成天在女人堆里,黛玉葬花的那一刻,写尽了他心里的一切,心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没有了,人也见不着了,能不心碎肠断!还有宝钗、香菱、袭人等。宝钗也见不着,则自己又安在哉?怎能心里不凄凉?后来那些如花似玉的女子一个个过早地凋零,他的心也就麻木了,即使上京赶考,考了第七名,他最终还是遁入了空门。 王熙凤呢,金陵十二钗之一,长着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型苗条,体格风马蚤。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贾府实际的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最后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小说看世界(2)

除了宝玉、黛玉、王熙凤写得很成功之外,其他的人也塑造得有血有肉,有灵有性。如宝钗、史湘云、紫鹃、探春、晴雯、平儿、袭人、香菱、妙玉、鸳鸯、元春、惜春,她们不仅仅是美丽、聪明,而且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欣赏《红梦楼》,整个故事都是梦与现实的结合,假亦真和真亦假的结合,就像结尾所写的: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梦楼》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它的艺术无境止,多欣赏几遍,隔那么一段时间去读一下,你就会越觉它总有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刺激喜欢神奇故事的女子,你应该去读一读小说《百年孤独》,我想它远远超过魔幻大片《指环王》所给你带来的好奇和艺术享受。《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著名作者马尔克斯的代表作,如今已被译成几十种语言,作者凭借此书不仅使哥伦比亚文学在世界文学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使自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从183o年至上世纪末的7o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 作者把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对布恩蒂亚家族众多人物的孤独精神作了生动地刻画。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这个家庭里,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可以说,这些孤独的人让我们不得怜悯,不得不同情。 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是又魔幻化了。如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人们惊恐地看到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而在寂静的夜里,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这些像是现实而又不是现实的情景充满魔幻神秘色彩,使人扑朔迷离,琢磨不定。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运用了前所未有的新颖倒叙手法,这种手法就像人的意识流一样,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开头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者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贡多的初创时期。这种倒叙手法,不断地给我们造成新的悬念。甚至有点轮回的味道,一点裂痕都没有,让我们读完了又可从头读起,周而复始永无境止。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发现它的艺术魅力不仅仅是我所说的这些,而且还有其他的方面,如人物的语言、阿拉伯神话故事的引用等等,都需我们慢慢地欣赏,更多地领悟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 能欣赏小说的女人是与从不同的,可是能写小说的女人,在我看来就更不一般了。在现代才女中,张爱玲虽算不上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丽,但她却有绝对的魅力,她用文字将她的美别致地表现出来,那种美不仅凄美婉约,而且还充满着传奇。 张爱玲小的时候,母亲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和,后来母亲又出国念书,把张爱玲丢给了尖酸毒辣的父亲,父亲常常对她毒打谩骂,张爱玲的童年可以说是黑暗的,惟一能给张爱玲带来欣慰的是什么,是书,除了书之外还是书。她八岁起就念起了《红楼梦》、《水浒传》什么的。可以说是书救了她,使她逃出了父亲为她包办的婚姻。像她那个时代的人,虽然天天有人喊着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但不见得怎么个平等,更不可能说婚姻自由了,婚姻之舵绝大多数还是由父母掌握的。要不是张爱玲从小阅读那么多的书,从书中获得精神食粮的话,她的命运也许就会重新改写了,她也不会写那么多的文学经典之作,像《金锁记》、《半生缘》、《倾城之恋》等等。 张爱玲敢于反抗旧社会包办婚姻,这在当时来说其难度之大恐怕今天的我们是无法想象的。当代文坛巨匠巴金老人与旧家庭断决关系之难度,在他的小说《家》中的觉慧身上可以看出来,何况是一个女人张爱玲呢。 历史上对张爱玲这个人虽然有些争议,但她的小说却不可不读,从她的小说中,我可以看到一个女人生活在混浊世界的内心矛盾和执着的抗争。她那散文般优美的文字,读起来会让你有秋夜里轻风拂面般的清爽感觉,心在文字之间澄静得如同一泓清泉,莫名地生发出一种对人生的慨叹。 虽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像张爱玲那样去写小说,但可以经常去阅读小说,一个常读小说的女人,无论走到哪里,她的气质就像她自己的影子一样如到随形,无处不在显现出来,这种凝铸内在的气质往往令男人们向往,令女人们崇拜。说实在的,一个能欣赏小说的女人,对别人的影响也是不可言喻的。 好的小说在世界上是多如星辰,我们欣赏小说,就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小说,如我国的小说,古典小说除了四大名著(曹雪芹写的封建社会的爱情悲剧小说《红楼梦》、施耐庵笔下的行侠仗义的农民英雄小说《水浒传》、罗贯中写的关于魏、蜀、吴三国之间战争的小说《三国演义》、吴承恩所著的具有叛逆精神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之外,还有李汝珍所写的具有上百个才貌双全的女子的小说《镜花缘》、文康所写的关于一个行侠仗义女子的爱情小说《儿女英雄传》等等。

小说看世界(3)

现代小说名著有张爱玲描写旧社会乱世中一个女人的爱情小说《倾城之恋》,沈从文笔下凄美纯真的苗族爱情故事《边城》,钱钟书所写的“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爱情心理的小说《围城》。 国外的也有不小,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所描写的男女之间纯真爱情的小说《雪国》、《伊豆的舞女》,紫式部的反映平安王朝期日本贵族滛逸情爱的小说《源氏物语》;美国作家米切尔描绘一个独立、坚强的女人的小说《乱世佳人》、德莱塞笔下的一个女性在金钱社会里追求幸福而最终幻灭的小说《嘉丽妹妹》;法国巴尔扎克写的“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斯汤达所写的一个小人物利用女人的爱情向上爬的小说《红与黑》;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笔下的反映资产阶级的冷酷与虚伪带给女人悲剧的小说《安娜·卡列宁娜》、《复活》;英国作家勃朗特笔下的因爱生恨而产生抱负的小说《呼啸山庄》、詹姆斯笔下的一个女人”探索人生”的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以及夏洛特·勃朗特所写的一个女子追求平等爱情的小说《简·爱》等等。

银幕上的梦(1)

如今不看电影的人,恐怕是少之又少,电影成了一种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电影艺术既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它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于一身,它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可以说它是艺术的熔炉,任何天才艺术家都可以在里面一显身手,任何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从电影里得到乐趣。 好的电影总能让我们忘乎所以,沉醉于另外一个世界里。那是因为动人的故事震撼着我们的灵魂,美妙的音乐在挑拨我们的心弦,激动人心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睛。当一个人的听觉、视觉以及他的脑子完全被俘虏住,在那一刻也就忘记现实中的一切了。 电影有如此大的魅力,最终归功于它本身的艺术特色,也是说电影的基本语言,既蒙太奇艺术、画面艺术、声音艺术。蒙太奇艺术反应的是导演怎样把所拍的影带剪辑组合成一部合情合理的影片,让人在欣赏时感觉不到一点裂痕。在这里,我们只说说电影的画面和声音艺术。画面是电影最基本的艺术,一部好的电影艺术家们都力争画面精益求精,使其和故事情节相互渲染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如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就是一部很出色的影片,《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张艺谋“摄而优则导”的一鸣惊人之作,由姜文与巩俐主演。通过这个以童稚观点回忆“我奶奶”从嫁人到被日本鬼子打死的传奇故事,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歌颂了他们敢生、敢死、敢爱、敢恨的民族精神,同时它所反映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性格、心理、文化以及生存方式令人深思。 这部影片有很多成功的地方,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它那充满震撼的色彩。画面很美,色彩迷人,大胆运用了色彩特殊的审美价值,以红色为基调,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红色的世界。红色的高粱,红色的大地,红色的天空,这种铺天盖地的淡淡的红色不仅给人鲜亮、热烈、火热的感觉,红色是血的颜色,而且更象征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意志。 影片里的一切,在那红色的世界里焕发出异样的光彩。中间男女主角在红高粱地野合的片段,观众可以从电影中体会“景人合一”之美,令人看得畅快淋漓。结尾处“我”爷爷牵着“我”父亲行走在由三百多个乡亲的鲜血灌溉了一大片的高粱地里。人月深处,无边无际的红红的高粱幻化成血海。奶奶安详地倒在血泊中,高粱齐声哀鸣,慷慨、悲凉。太阳出来了,太阳被暗红色的血抹成深红,红色的太阳燃得正旺,世界都是红色……可以说,色彩的运用在这部影片里发挥到了极致,是中国影片前所未有的。 在电影里成功地运用色彩的影片可以说很多,如1997奥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便是一部。历史上最惨痛、最悲壮的海难画面成了一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悲歌的宏大背景和壮观配衬。影片的开头,无论是港口码头,还是雀跃人群;无论是挡住了大海遮住了天际的泰坦尼克号客轮,还是杰克和露丝狂吻时的大海和天空,一切都焕发着金黄|色,洋溢着欢乐美好。 然而当人们正享受着愉快的旅途时,“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正前面卧着一座冰山,此时漆黑的海洋和天空成了灰色,铅灰色成了画面的基调,从泰坦尼克号的右侧被冰山划破到一千多人伴随着它葬身于海底,一直都是这种阴暗悲剧的色彩。金黄|色与铅灰色的对比和美好与悲剧的对比相衬托,给人一种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说到这,我忍不住要说说它那美妙绝伦的音乐。直面生死的残酷、获取真爱的执着一直是人类周而复始永恒的话题。影片正是用令人惊羡、感动天地的爱情征服了无数的观众,然而我们对它音乐的喜爱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影片故事本身。 船撞冰山时,弦乐、双簧管的温柔平缓、经定音鼓隆隆地过度,而后异峰突起,以铜管的全奏传入我们的耳中,令人紧张扣人心弦。紧接着音乐情绪变得多彩而感人,或是刚柔强弱、缓急冷热,或是此起彼伏、交织并具。将事态的险峻、人心的恐慌、无奈中的美好回忆以及恋人间生死离别时的感痛悲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当大海死一般的沉寂,到处漂浮着梦一般的尸体,无力发出声音似的弦乐和救生船上人的呼唤“有人还活着吗?”融合在起,给人一种悲壮。 影片的主题曲《我心永恒》更是震撼人的心灵,在大海和天空之间回响,挥之不去。 every night y dres, i see you, i fee1 you tht is ho i kno you go on frd s you hve e to sho you go on ner, fr, herever you re i be1ieve tht the hert does go on o the door nd you re here y hert nd y hert i11 go on nd on 1ove tod 1st for 1ifeti nd never 1et go ti11 ere gone 1ove s hen i 1oved you

银幕上的梦(2)

one true ti, i ho1d too y 1ife e11 1ys go on ner, fr, herever you re i be1ieve tht the hert does go on o the door nd you re here y hert nd y hert i11 go on nd on youre here, theres nothg i fer nd i kno tht y hert i11 go on e11 sty forever this y you re here y hert nd y hert i11 go on nd on 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高嘲,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让我们领悟到,爱情难以捉摸,或许从来都不永久。然而这首歌在悠悠的悲伤中贯穿着永恒的爱,把毁灭变成永生,将遥远变得贴近。在这凄美哀怨的歌声中,我们体味到友谊、爱情与幸福的永恒主题。 《泰坦尼克号》是依靠动人的爱情故事,声音和色彩的巧妙结合取得成功的,当然也有高超的导演艺术、演员娴熟的演技等多方面原因。一部影片要是缺少了这些因素,就很难得到人们的青睐和认同。像凄美的爱情绝唱《魂断蓝桥》、隔世情缘《人鬼情未了》、气势磅礴的爱情史诗《乱世佳人》、爱情停止的地方《罗马假日》、野百合也有春天《简·爱》、我用生命保护你《保镖》、爱在战火纷飞时《卡萨布兰卡》这些外国影片都无一例外。 近年来我国电影也有不少佳片,如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红高粱》,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等等。在影视剧中,优秀的电视剧也不少,我们也可以去欣赏,如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玉观音》、《永不瞑目》;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梅花三弄》、《烟锁重楼》;根据张恨水的小说改编的《金粉世家》等等。

戏剧人生(1)

有句俗话说:“戏剧小天地,人生大舞台。”小小的舞台,演绎着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戏剧是集文学、音乐、绘画、表演以及语言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末。古希腊一些政治家为了得到农民的拥护,于是提倡崇拜与农民生产相联系的草木、动物之神,在雅典城中举办大型庆典活动。祭祇仪式上经常由乐队和歌唱队演唱,后来有人在舞台中央表现那些神的样子,和歌唱队一问一答的,原始的戏剧就这样产生了。 世界艺术史上曾产生不少杰出的戏剧,也涌现了不少流芳百世的戏剧家。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剧作家埃斯罗斯的悲剧《普罗米修斯》就是一部早期的经典名剧。剧中普罗米修斯从上帝那里偷来了火种,交给了人类,而自己却被上帝锁在高加索的悬崖上,终日忍受饿鹰啄食胸膛的苦痛。剧情并不复杂,却反映了一种人与神、自然之间斗争的勇敢精神,颂扬为造福人类而不惜牺牲自我的英雄主义。 最著名的戏剧家要数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他一生创作了三十六部戏剧,其中不少名剧至今都久演不衰,如《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麦克白》。与之齐名的法国地毯商的儿子著名戏剧家莫里哀的《太太学堂》、《悭吝人》、《伪君子》。具有“现代戏剧大师”之称的罗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的《人民公敌》、《玩偶之家》。俄罗斯也有优秀的戏剧,如果戈里的《钦差大臣》、格利鲍耶陀夫的《聪明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大雷雨》等等。 中国戏剧也应该可以追朔到元代的元曲。一千多年里,可谓硕果累累。关汉卿的《窦娥冤》、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等等。到现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剧种都有不少杰作。国粹京剧《杨门女将》、《白蛇传》,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汉剧《二度梅》,蒲仙剧《团圆之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话剧曹禺的《日出》、《雷雨》,老舍的《茶馆》等等。 戏剧的主要构成是:诗、乐、舞。诗是指戏剧中的念白、唱词;乐是指给唱词配的各种曲子(曲牌)和伴奏的音乐;舞是指“手、眼、身、法、步”或是说“唱、念、做、打”这些表演方面的艺术。说通俗一点,戏剧也就是以歌舞的形式演绎不同的故事。 西方的戏剧表现方法直接,一般从人物的对白中就能知道故事情节的百分之八九十;而中国戏剧的表现方法,运用了一种“取其意而弃其形”的方式,就像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一样,很多时候是动作代替了语言。运用虚拟的手段,制造出弹性的时空,借助于演员生动的表演和观众的想象与理解,从而对戏剧中所表演的故事情节达成共识。 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不喜欢欣赏中国戏剧,这是事实。就拿京剧来说吧,欣赏京剧的人是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但有些人把京剧说得神乎其神,高不可攀,欣赏入门的文章尽显高雅之能事,好像凡夫俗子没法欣赏。京剧于是让人望而生畏了;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也就更难了。其实欣赏京剧,没啥了不起的,女性朋友尽管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听、去看,就如一个花园就在你的眼前,你不进花园,永远不知道花园里的花是不是你喜欢的。 欣赏戏剧,可以先听段子,找你认为好听的听,先看折子戏,成本大套的先别去动它。戏迷或票友看戏是看“份儿”,听戏是听“味儿”,要不,咱开始可以看看热闹,慢慢的再看份儿品味儿。我说这话是不是有点强迫的意思?说实话,真有点儿。这叫“灌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 在戏剧欣赏活动中,你应先学习一些基本的戏剧知识,了解一些戏剧的流派和著名艺术家。就如京剧人物的脸谱知识,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意思,如红色表示忠义威严,黄|色表示粗犷强悍,蓝色表示刚劲骁勇,白色表示j诈猜忌,黑色表示忠良正直等等。每一张脸谱都有彩色图案,或是夸张或是收敛,从而由形、神、意三个方面象征性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品质和身份,既寄寓人物自身的忠j善恶,又反映观众心理的褒贬爱憎。它的艺术魅力,往往取得极佳的舞台效果。就京剧流派最起码我们得知道“四大名旦”即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出生于京剧世家的梅兰芳,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世称“梅派”。梅派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等。其弟子程砚秋也是“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创造,讲究音韵,注重四声,追求“声、情、美、水”的高度结合,并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若断若续、节奏多变的唱腔,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程派”。程砚秋擅长演悲剧,编演过《鸳鸯冢》、《英台抗婚》、《窦娥冤》等戏,大多表演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而14岁时被评为“第一童伶”的尚小云。功底深厚,嗓音宽亮,唱腔以刚劲著称,世称“尚派”。代表作有《二进宫》、《祭塔》、《昭君出塞》、《梁红玉》等,塑造了一批巾帼英雄和侠女烈妇。

戏剧人生(2)

幼年在河北梆子班学艺,19岁改演京剧,扮演花旦、刀马旦的荀慧生。他功底深厚,能汲取梆子戏旦角艺术之长,熔京剧花旦的表演于一炉,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荀派”。擅长扮演天真、活泼、温柔一类妇女角色,以演《红娘》、《金玉奴》、《红楼二尤》、《钗头凤》、《荀灌娘》等剧著名。其他的流派还有:马连良(马派)、谭富英(谭派)、杨宝森(杨派)、奚啸伯(奚派),被人们誉为京剧“四大须生”。还有“麒派”老生周信芳以及自成“俞派”的俞振飞先生。 这些我们是必须了解的,它可以引导你逐渐步入戏剧欣赏的大门,突破看戏只是看热闹的局限;还可以帮助你选择欣赏对象,使你能够广泛地欣赏戏剧佳作。然后根据不同剧种、剧目、戏剧流派的特色以及不同演员的演出风格和特色,努力选择合适的欣赏角度:是欣赏剧情,还是欣赏演技;是欣赏综合表演,还是欣赏某一方面的表演;是对该剧进行全面的欣赏评价,还是注重于人物命运的坎坷起伏。有的时候,剧情的发展和一些辅助性的表现手段常常使得你情不自禁,不知不觉地进入戏中,同剧中人物同哀同乐、同忧同喜;有的时候你又要毅然地从戏剧矛盾中挣脱出来,依靠你的理智、经验、知识进行判断和评价,分析此时的艺术得失,体会此时的情绪感受,发挥你的想象、联想,以至于幻想,以明确的观众身分进行欣赏。 欣赏戏剧艺术,观众常被演员嘹亮的嗓音,地道的嘴皮子功夫,利落的开打所折服。我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在欣赏演员如何“动”的同时,更要欣赏他是如何“静”的,在这方面,更能看出演员的功夫。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杨玉环在醉态中下卧闻花的造型早已成为尽人皆知的经典。欣赏了上海昆曲演员张询澎的音配像《游园惊梦》。她不是简单地以程序化的动作去配音,而是能动地通过载歌载舞去表现人物。在与柳梦梅对舞时,不时穿插优美而独特的“静”的造型,设计得疾徐有致,恰到好处。特别是惊梦一折,身伏案头,在似梦非梦,似醒非醒之时,用张弛有度的微微起伏的双肩和两臂,配合富有表现力的眉头与睡意朦胧的双眼以及略微翘起的嘴角,很生动地表现了杜丽娘为梦中情景而惊喜的心态,造型十分优美,表情极为细致,使人悟到,平淡的故事中人物性格同样可以是深沉而丰富的,没有刀光剑影的舞台同样也能魅力无穷。 虽然话剧是五四时期西方的舶来品,但经过艺术家们的辛勤耕耘,也有不少优秀的话剧,而我最喜欢欣赏的就是《茶馆》。一个小小的茶馆,各种各样的人物,全都在茶馆里。除了茶馆老板,老板娘和帮工,还有清宫太监,吃皇粮的旗人,吃洋教的地头蛇,主张实业救国的资本家,也有说媒拉纤的人贩子,相面为生的鸦片烟鬼,落魄的艺人,有破产的农民,失业的厨师教员,学生以及流氓、打手、特务、警察、逃兵、女招待员等等。可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有。人物像展览似的出现,虽说众多、纷繁纠葛,似乎互不相干,但经老舍这么一放,茶馆就像旧社会生活画卷了。 最有意思的是,里面的人物塑造,这也是看《茶馆》最让人享受的一点。如刚强爱国的血性汉子常四爷,痛恨清王朝的腐败,憎恨洋人在中国的肆虐,敢说敢道,敢于骂洋人洋教,还敢公然说“大清国要完”,为此,他被抓去坐了一年牢。秦仲义呢,是一位阔少爷,孤高自负,幻想实业救国,抵制外货富国富民,不惜卖掉房产土地来办工厂,结果是:工厂先被日本抢占,后又被国民党以“逆产”为名给没收,拆毁。他悲愤地要王利发向茶客们讲:“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 塑造得最典型的人物那就是茶馆的掌柜王利发,他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不仅精明能干,而且为人圆滑,善于应酬。他也一心想发财,有买卖人的自私和八面玲珑的特点,但又为人本分善良。为了招揽生意,他特别注意人缘,多说好话、多请安、多作揖,为了讨人的喜欢,谁也不想得罪,那些三教九流的人物他也能周旋过来,看到秦仲义一进茶馆,他顺口就一堆奉承讨好:“哎哟!秦二爷,您怎么这样闲在,会想起下茶馆来,也没有带个底下人?”特别是他和秦仲义谈房租更加反应其性格特点了。 秦仲义:小王,这儿的房租是不是得往上提那么一提呢?当年你爸爸给我的那点钱,还不够我喝茶用的呢? 王利发:二爷,您说的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长多少钱,我一定照办就是! 秦仲义: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 王利发: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 就那么几句,就把王利发八面讨好,善于应酬的精明性格,活灵活现地勾画了出来。今天的商人和他比起来,也要自叹不如了。除了会讨好之外,每逢逆境就不断变换招数,顺应潮流,正如他自己所说: “改良,我老没忘了改良,总不肯落在别人的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公寓没啦,添书评,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我变尽了方法……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

戏剧人生(3)

这样的人甚至比现实中的人还要有血有肉,你闭上眼睛,也感觉得到他在那个茶馆里,招呼客人,对客人打拱、作揖、寒暄的样子,令人久久难忘。 这里面人说话真是精炼,字字恰到好处,给人一种享受。有名有姓的人物三四十个,再加上无名无姓的有七十来个,他们有的在剧中只出现一次,就能活鲜鲜地在舞台上站立起来。尤其是那个马五爷,虽然只开了三次口,总共也就29个字,然而将这个靠吃洋教洋饭的洋奴才那种不可一世的威风便咄咄逼人地摆在读者的面前。特别是那一句“二德子,你威风呀!”竟使一个由满清王室豢养的打手立即收敛了他那股横行霸道的劲儿。 总之《茶馆》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茶馆》不仅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也是世界话剧史上的经典。剧中的众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老舍先生举重若轻,通过一个小小的茶馆,勾画出戊戌变法时整修中国的时代风貌,把这种繁杂的社会景象,毫不费力地浓缩到小小的舞台上,不愧为大师手笔。 当然,《茶馆》所演绎的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在那种年代坏人嚣张,善良的人只有死路一条,这是历史背景所决定的,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哀,这些都显示了《茶馆》深刻的内涵。 我们欣赏戏剧大致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欣赏:故事情节、社会背景、结构、人物及人物语言。戏曲世界名作如林,我们可以选一些较典型的戏曲去念,清朝孔尚任的《桃花扇》,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窦娥冤》,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而国外的像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雨果的《欧那尼》,梅里美小说《卡门》改编的音乐剧《卡门》等等。

吟得诗词添风雅(1)

在各种艺术里,诗可以说是一切文学艺术的精华,因为诗的语言精练,是一般的文学作品难以企及的。充满激|情的诗让人振奋,充满甜蜜的诗让人陶醉。 世界上最早的文学作品恐怕就是诗。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言志”之说,即用诗抒发人的思想报负,我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马蚤》中抒发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诗也记载史事,像古罗马盲诗人荷马用口述的《荷马史诗》,把特洛伊城的十年战争重现在后人的面前。 唐朝是我国的诗歌艺术巅峰时期,除了享有美誉的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外,颇具影响的诗人还有白居易、王之涣、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张继、岑参、崔颢以及“初唐四杰”即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等人。有的诗人从少就锋芒毕露,像骆宾王七岁时,走在一个池塘边,看到一群鹅在湖中戏水,他独自吟了出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后来这首小诗成了小孩子们的经典儿歌。 唐诗有绝句和律诗之分,绝句只有四句,有七言和五言之分,而律诗则有八句,也有七言和五言之分。唐诗按内容来看,就是抒情和叙事两大类,而又以抒情诗为成就最大,诗人以李白为首。李白生性豪放、不拘小节、志气宏放、气若盖世,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写的诗大多气慨不凡,豪爽无比,如他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br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