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正德王朝> 正德王朝第12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正德王朝第12部分阅读(1 / 2)

齿间的血丝后,这才想起还有个倭j没有处理。

“此子杀我大明百姓,按大明律例,须得问斩。”说这话的,居然是焦芳焦丞相。

这下群臣议论纷纷,有看不懂焦丞相意思的,替他着急,担心他走上周南的后尘,须知周南就是被焦丞相亲手搞下去的。

至于李东阳等老j巨滑之辈,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暗暗鄙视焦丞相的吃相,太过难看。

朱寿也愣了一下,心想:老焦不是我小弟的小弟吗?狗腿的狗腿,什么时候有如此大的胆子,敢质疑老子的灭倭大计?

他瞪了刘老大这个狗腿一眼,见老刘一副云淡风清的模样,恨不得一脚踹到这条老狗的脸上,叫你丫的装神秘!

“不过皇上可以常赦其罪,令其出使倭国,宣扬我天朝礼仪。”焦芳自己揭晓了迷底,没办法,皇帝的政治觉悟太低,不说直接点,怕他不明白。

所谓常赦,就是寻常的赦免,或者是按常例赦免,一般限制极极严,按大明律,凡“常赦所不原”条开列的罪名,皆不赦免,其中就有故意杀人。但是律例又规定,除了谋反大逆等数项外,“诏旨可特许赦免”,而杀人不在其列。

这就是正大光明的替秦东仪洗底来了,作为一个使臣,一个皇帝亲口赐姓、亲口封官的鸿胪寺从六品左寺丞,不能背着杀人的罪名,前去倭国策划造反。

这关系到大明王朝的脸面问题,因此需要皇帝亲自替杀人犯秦东仪洗底。

有人也许会觉得奇怪,杀了数十名官兵,还不叫谋反?

拜托,江山是皇帝的,他都没说这是谋反。焦丞相也没说这是谋反,看看焦大人的话,杀的是“百姓”!

那么还有谁会多事的去指出:皇帝和丞相,你们犯错误了!

因此李东阳才会嘲笑焦芳的吃相太难看,完全没有天朝宰相的风范,果然是大明最有文化的流氓。

那起居注呢?实录呢?会不会如实记载?

以大唐李二为代表的无数帝王,他们平时的兴趣之一,就是把起居注和前代实录之类的东西改得乱七八糟。

因此正德二年的朱寿也不例外,缺漏之处,在所难免,皇帝犯下的些许小错误,也就慢慢消失在正史之中了。

至于野史,谁爱信就谁信去,反正后世敢拿野史来写论文的同学,百分之九十,都是抱着自毁的心理。

海关设立了,秦东仪成了清白人士了,那么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

按照正常皇帝的剧情,眼下是应该回宫玩昭妃的时候,不过朱寿不是正常皇帝,因此他在替秦东仪洗了底、把周南等人打下大狱之后,又下了一道圣旨:“成立南北海军”。

何为海军?按圣旨里的说法:卫护海关的军队,故名海军。

人员从何而来?朱寿大笔一挥,下令现任的礼部尚书刘机,以左都御史总督海军,也就是海军总督,负责从沿海卫所中抽调两万人,南北各一万人。

明朝时,左都御史是没有定员的,出任海事总督的刘宇,目前也是左都御史一职。至于空缺的礼部尚书一职,交由白钺担任。

船只从哪里出?最近半年来,龙江宝船厂不是新出了两艘六桅船么,朱寿拍板下去,南北各一艘。

至于地点,朱寿也早就想好了,夷州东海总公司不是有两个专用港口吗?对,就是威海和彭湖,正好当南北海军的驻地。

被点到名的刘机很郁闷,清贵的礼部尚书变空架子海军总督也就算了,这两个驻地跟十八个海关,半点边都沾不上,何来卫护海关一说?

刘老大人有疑问,是很正常的,他是靖难功臣刘中敷之子,进士出身,胸有韬略,是难得的文武全才。

朱寿也懒得跟刘老头解释,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的胡闹,反正是出了名的,也不差这么一件半件。

于是一个空架子的大明海军,就在正德二年的十月十八日诞生了。

海军总督刘机的第一项政治任务,就是组团护送钦差大臣、鸿胪寺左寺丞秦东仪出使倭国。

第三十九章 国民第一产业

正德二年的冬天,颇为寒冷。

北风刮来,卷起长安街上的落叶,顺着皇城的墙根,直扑进大内。

这一年的大明,发生了很多事情,老百姓们的饭后谈资不少。

比如大半年前成立的皇家东海公司,每日里银钱如流水般进来,其董事会主席罗祥,在京师和老家,都盖起了不亚于王侯的宅子。就连站在旁边打秋风的刘宇和梁储,各自也在老家置下了万亩良田。

这三人的境遇,令都察院的言官们眼红不已,每日里的弹劾奏折,如同雪花般,飞进大内。

朱寿对此置若罔闻,收得多了,就让刘老大拉出一批看不顺眼的文官,拖到午门外打屁股,顺便一把火烧了那些奏折。

数九寒冬,被脱光了打屁股的炮灰们,羞怒之下,有上吊的,有跳井的,也有被活生生打死的。

对于这些杀不绝、打不死、灭不掉的小强们,朱寿和刘老大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只得采取老一套,打一派,拉一派,顺便还搞死一派。

一番折腾下来,皇帝的耳根清净了,京师的中下层官员,也空出了不少位置来。

正德二年的历次清洗,有阁老发动的,也有皇帝发动的,还有刘老大发动的,不一一列举,总之,到了那一年的十二月底,全大明的候补官员们,都乐得开了花。

大明最不缺的,就是文官。一批人倒下去了,还有千千万万的进士、举人排队侍候着。

于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就产生了:买官市场发生了一场严重的地震。

买官卖官这种事,自从有政权产生以来,从未断绝,不管是什么制度的社会,这个行业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可谓是国民第一产业。

不过买官这事,跟宅男皇帝没什么关系,但凡是智商正常的皇帝,都不会亲自参与卖官。当然,有些脑袋被门板夹过的皇帝,不在这个行列。

虽然没有政治头脑,但朱寿的智商很正常,他的心思,最近都放在了和王昭妃的造人大计上。

寒冬腊月的,宅男也要偷懒啊,总不能老是英明神武的瞎捣乱吧?

东海公司经营情况稳定。龙江宝船厂的毕真天天找江南小妞当老婆,王伟也在拼命造船,除了太监找老婆有点违和外,没有任何内斗。保定的大明武学院运转正常,许老头雄才大略,曹老农民武力过人,高孤臣赤胆忠心,管个小破军校,是明显的大才小用。

二十个通商口岸也风平浪静,除了冬季的贸易量减少外,没有任何大事。

秦枭雄和刘总督组团去倭国捣乱,目前也没有任何成果传来,据说大内义兴还在琢磨上洛事宜,因为他正妻怀了孕,据说是个儿子。因此义兴的文青风格爆棚,决定等老婆生下来,如果是嫡子,那就造反上洛,如果是女儿,那大家就再等等。

秦枭雄对此很无语,只得天天带着刘总督和两万大明将士打海盗,赚了银子、拉了一票小弟不说,还惹来了刚继位的朝鲜国王李怿上书:皇帝啊,秦东仪那个混蛋,天天在我家后院搞东搞西,你可得为我作主。

秦东仪是大明官员,领的也是大明将士。奉行大明年号的朝鲜,也是大明的属国,国王也是朱寿的臣子。

因此朱寿只好警告了一下秦东仪:暂时别搞朝鲜,有济州当中转站就行了,去搞九州那些乡下土财主去,他们告不了你的黑状。

至于出使那回事,大家都选择性地无视之,反正后柏原天皇都吃不起肉,出使到他那儿,连顿好酒好菜都没有,谁有兴趣就谁去,秦东仪和刘总督是肯定没兴趣去的。

某天晚上,刘瑾刘老大很含蓄地表示:圣上啊,最近大家都很累,要不你就呆在宫里玩一下宫女们吧?别再搞七搞八了,擦屁股,真的很头疼啊。

杨师傅、李丞相也深表同感,最后焦芳总结性地表示:要不大家过个欢乐年好了,这段时间的主要政治任务,就是打那些不听话言官们的屁股。

朱寿正犹豫间,深居大内的张太后也发言了:儿子啊,老娘又给你找了许多妹纸,你得为我们朱家传宗接代啊,这可比开海、练兵、灭倭之类的国家大事重要多了,是大明第一国事啊。

太监和大臣们的话可以不听,老娘的话却不得不听,于是朱寿对王昭妃“专宠日深”。

对这一点,张太后很不满意,宫中这么多妹纸,那王昭妃有什么好的?

夏皇后、吴德妃和沈贤妃三人更是妒火冲天,四个妃子之间,宫斗不断上演,每天都有一两个眼线被对方干掉,又有几个新的眼线产生。

不过朱寿只要没去玩老儿当,张太后也就任由宝贝儿子专宠王昭妃了,而其它三个女人的意见,朱寿历来是无视之的。

他又不是那种见了女人就走不动道的主角,宫中也根本没有烂大街的“宫花院花庭花”,在缺乏化妆品和保养品的大明,有个漂亮女人一直陪着他,宅男就很心满意足了。

至少,目前是很心满意足的。

于是王昭妃开始吹枕头风了:亲爱滴皇上,你看,我老爹没有爵位,兄弟们也没爵位,亲戚们也没官位,怎么办啊?

朱寿被她侍候舒服了,大笔一挥:封王昭妃的父亲为伯,长兄以外的诸兄弟,皆封指挥使以上的世职。又以魏彬功高,封他的弟弟魏英为都督同知,世袭锦衣指挥使。

魏老皮条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这让最近都闲置的老魏很开心:你看,这就是投资女人的功效,三年一开张,开张吃三年!

王昭妃在宫中的政治盟友,除了魏彬外,还有刘瑾刘老大、张永张提督,虽然魏、刘、张三人皆不和,不过王昭妃倒也不管他们的内斗,因为她最近迷上了卖官一道,在刘老大的协助下,可谓是日进斗金。

吏部尚书张彩,是刘老大的二号马仔,也是王昭妃卖官的直接施行者。

有人也许就会问了,聪明的皇帝,不是不参与卖官么?朱寿的智商正常,还允许他的小老婆卖官?

其实在史书中,皇帝的小老婆卖官,是大明朝很常见的事,朱寿就算知道了,也不会惩罚她。于是王昭妃的官越卖越大,从最低的科道官开始,一直卖到了南京户部尚书。

这下子,首辅李东阳不干了,这不是乱弹琴么!

虽然是南京的冷板凳职位,但怎么说也是尚书啊,级别在那儿,大明朝的尚书也能买卖?那还要廷推来干嘛?还要特旨来干嘛?

老丞相一怒之下,直接上书,弹劾张彩买卖官爵,拉开了正德三年的政治斗争序幕。

买官能买到尚书的这个奇葩天才,名字叫陈金,他开创了大明买官史上的一个奇迹,把这个国民第一产业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峰。

先不忙说陈金这个妙人儿,我们来看看大明的官吏选拔制度。

内阁大学士、尚书以上的官员,都是由廷推产生,或者是由皇帝特旨提拔,这些都是大明的最高统治层,不能有半点马虎。哪一派的政治势力大,才能让哪一派上,比如当今的刘瑾一系、李东阳一系和杨廷和一系。

而外官的督、抚,也是由廷推产生。派系归属,与尚书以上官类似。

其余官员,有吏部与三品以上官员共同廷推产生的,也有吏部自行推荐的,还有由内阁决定的,依照所在部门和职位的不同,有不同的产生方式。

总之,三品以上的高官,都不是单纯靠买卖就能产生的,钱虽然重要,国民第一产业虽然辉煌,但根本的派系和政治平衡,却更加重要一些。

而王昭妃最开始卖的科道官,就没这么多讲究了。科道,也就是给事中和御史的别称,五十名科员、一百二十名道员,来源有进士、举贡和监生等,还有推官、知县等外官。

而且这些都是整天吃多了给皇帝挑刺的职位,买官的选中它们,只不过是拿来当跳板,因为品级在那儿,有利下一步买官,谁也不会把职责拿来当真。

简单说完大明的官吏选拔,那么我们就知道王昭妃所犯的大错了:她影响了朝庭的派系斗争。

那么陈金呢?难道他这么傻,不知道其中的门道,还自己花钱跳了进去?

于是再来看看陈金,他字汝砺,祖籍应城,出生于武昌的官宦之家,祖父官至知府,父亲官至广西佥事,成化八年,他考中了进士,直接就去婺源那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当了知县。

从履历上来看,这是一个小型的高富子弟,帅不帅就不知道了。

他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这事,得回到正德元年去说起了。

这一年,时任南京户部右侍郎的陈金,被给事中周玺弹劾,说他不称职。南京的户部,那是闲得一杯茶混一天的地方啊,需要称职来干嘛?

周玺是谁?硬牌子的阉党成员,张永张提督的小打手之一。

而陈金呢?弘治十三年,他曾官拜为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平定了孟养酋思禄等叛乱,随后还攻破了贵州米鲁等叛变。

进士出身,军功在手,出生于官宦之家,这种官僚,是典型的人才啊,他还能不称职?

深究其原因,其实不难发现,陈金和李东阳的关系,非常之近,他和同科的杨一清,也相交非浅,因此他被周玺打击,也就是显而易见的派系斗争了。

话说成化八年这一科,还真出了不少军事人才。

那李东阳为何一怒之下,跟陈金翻脸,弹劾张彩,矛头直指帮陈金买官的王昭妃呢?

这就得说到陈金的为政手段了。

第四十章 政治要有底线

每个政治人物都不是完美的,陈金也不例外。

他的政治才能很高,军事素养也不错,但他有个致命的缺点:骄狂自大。

高富帅出身的家伙,通常都有这个缺点,有些人掩藏得好,有些人伪装得差,陈金就属于伪装不下去的那种。

前文我们说过,周玺受张提督指使,弹劾陈金。但陈金也有人撑腰啊,至少李东阳肯定会为他说好话,于是朱厚照没有追究他的责任。

不过张永岂是好相与的?连环招数一招接一招,打得陈金无法抵挡,而当时李东阳和杨一清都被刘瑾盯上了,无力支援他。

于是陈金只好投降:我老娘病重,麻烦你放过我,让我滚回乡下呆着吧。

张提督坚决不同意:老子打你脸还没打够,你得跪地求饶。

我们都知道,张永的性格,极为暴虐,是连刘瑾刘老大都敢打的主儿,不打到陈金跪地求饶,那是不行的。

他这个性格,在不久之后,就送了得力小打手周玺的老命。而周玺的死,也促使了他搞死刘老大的决心,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总之,性格决定命运。

张永、周玺、陈金、刘瑾,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正德五年那个决出胜负的晚上到来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陈金走投无路,在正德元年末,终于缴械投降,倒向了张提督的怀抱。

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去平定马平、洛容的僮族民变。

陈总督斗不过张提督,但收拾叛乱的僮族,却是手到擒来。他率领总兵官毛锐和十三万大明将士,镇压了僮族的异己分子,并因功升为左都御史。

打仗的时候,一切都还好说,毕竟陈总督的军事才能,那是实打实的。

但打完仗了,陈总督就抓了瞎,他狂妄自大的认为:苗民都是愚蠢的。

话说写到此处,不由想起了某朝的民族政策,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苗民不产切糕,但是喜欢鱼、盐,于是陈金就说:我们可以用切糕,哦,不,鱼盐来控制苗民们啊。

于是朝庭果然同意了他的说法,让汉人和苗民互相交易,期待民族和谐,共同开发大西南。

朝庭诸公这种拍脑袋的做法,引起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苗民觉得正常贸易不过瘾,他们想抢更多的东西,反正汉人们善良嘛,善良就好欺负,老子要用一斤切糕,哦,又错了,是山货,来换取十六万鱼盐!

汉人百姓们又不是傻子,当然是坚决不同意这种强卖强买的做法了,于是苗民们就愤怒了:你们这是破坏民族团结!破坏民族团结的人,都得杀。

于是在永通峡一带,无数苗民团结起来,杀了许多破坏民族团结的汉族平民百姓。

朝庭诸公这下知道政策错了,不过朝庭的脸面重要啊,不就死了几个平民百姓么,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苗民们又没造反,于是就强行压下了这次民族仇杀。

浔州百姓把这事记在心里,他们不敢骂皇帝和阁老们,就作了一首歌:“永通不通,来葬江中,谁其作者?噫,陈公!”

意思就是一句话:陈金是个祸国殃民的王八蛋。

这事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陈金在广西呆不下去了,怎么办呢?他的恩公张提督就发话了:既然广西不好呆,那就回南京坐几年冷板凳吧,等事态平息了,我再给你想办法。

从广西边疆,调到十里秦淮的繁华之地,哪有那么容易?首先要有空位,其次要跟对老大,最后是要有银子,三者缺一不可。

正德二年末,南京户部尚书这个冷板凳告缺,张永这个老大也得力,私下里跟刘瑾做了交易,替陈金争到了这个位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