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当道家统治中国> 安稳南越赢民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安稳南越赢民心(1 / 2)

南越国不过是汉帝国南方小小的一隅,然而在刘恒眼中,它却成为了自己树立威望的道具。谁都清楚,南越人无意挑衅汉朝,汉朝人更不是灭不了南越。但不巧的是,这个小国家却和帝王的名誉挂上了钩。刘恒急需通过招降南越,来树立自己的威名。

蔡东藩有首《赞汉文帝怀柔赵佗》诗,诗云:“武力何如文教优,御夷有道在怀柔。诏书一纸蛮王拜,伏地甘心五体投。”(《前汉演义》第四十七回)诗的内容很白话,讲的是南越王赵佗向刘恒称臣,然而这首诗背后却有一个不简单的故事。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紧接着平定了杨越地区,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这三个郡荒凉落后,对当时的人而言,绝对算得上是穷乡僻壤,因而成为了秦朝罪犯、官员的流放之地。流放至此的罪犯们与越人杂居,生活了十三年。

秦朝末年,南海郡郡尉任嚣病重。郡尉本来是郡守的副职,掌军事,但是由于南海郡蛮夷太多,民风彪悍,加上平定不久,所以一直是让郡尉当一把手,由军事长官将军政大权“一把抓”。

任嚣病重期间念及自己时日无多,知道此时天下大乱,因而找来了手下心腹龙川县令赵佗,对他说:“中原大乱,群雄逐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安宁下来。现在已经有不少人脱离秦朝统治而自立了。我本来打算派兵切断和中原的联系,等待时机大展雄图,然而如今我病重了,保卫不了咱们这个地方。番禺靠山面海,地域广阔,还有不少汉人智者可以帮我们,弄好了还可自立为一方之主,建立国家。郡里的官吏都不可信,我才叫你来,将这些事情托付给你的。”说完,任嚣写了一张委任状,让赵佗代理南海郡尉。

没过多久任嚣就撒手人寰,他死后,赵佗立刻下令派重兵扼守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三处重要关隘,同时斩杀了过去秦朝在当地的一些官吏,全部安插了自己的亲信。

秦朝灭亡之后,赵佗吞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关起门来当地头蛇,自立为南越武王,称霸一方。

汉高祖平定天下之时,按照《史记·南越列传》的说法,刘邦不愿意再让百姓经受战乱,所以才没有征讨南越国。然而,从刘邦在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才派遣陆贾出使南越国来看,刘邦在立国初期不处理南越国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两点。

第一,刘邦压根没有重视南越国立国的问题。“布衣天子”听起来很亲民,但总免不了会有些目光短浅的毛病。刘邦的短见及其危机意识的缺乏,最终直接导致了赵佗势力的坐大。

第二,此时的国内内乱繁多。政治斗争和平叛早已经让刘邦忙得不可开交,加之北边还有匈奴的威胁,他哪里顾得上南边的蛮夷呢?而且刘邦在统一天下后还解散了许多军队,士兵数量大减,赵佗在南方僻远之地建国,刘邦实在无力分兵前去征讨。

然而问题总归是要解决的,陆贾的出使成功说服了赵佗归顺。刘邦与赵佗交换了符节,要求赵佗在南越地区处理好民族关系、同长沙国政府积极往来、和当时的长沙王吴芮搞好关系。

刘邦能够答应这样没什么“油水”的议和条件,无疑是展现出了一种求和的姿态。刘邦到最后还是没能力对南越动武,可见汉初整个国家在饱经战乱后国势的衰微。好在南越民风淳朴,少数民族嘛,剽悍是剽悍,但那是人家性子直,反过来讲,就是讲义气好说话知恩图报懂得大义,所以南越才会同意归顺。

然而,归顺的行为终究是南越人主动的,刘邦只是抛出了橄榄枝,赵佗原本可以不接。这就意味着,在南越人的心中,他们自己都一直处于优势地位,习惯上还是觉得自己比汉朝人厉害一等。所以在吕后时期,一遇到汉朝在铁器方面的封锁,他们就反叛了,而且认为是长沙王吴右(吴芮曾孙)为了满足自己扩张疆域的欲求而挑唆吕后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