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晚清七十年> 六、「新學偽經」和「託古改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新學偽經」和「託古改制」(1 / 1)

康有為在「萬木草堂」內所授的「西學」,包括他在近代中國教育史上開天闢地的體育課,都是些很原始的啟蒙性的東西,值不得多費墨筆,故在上篇首先提出後,便一筆帶過。

「萬木草堂」中學科的重點,是它的儒教「今文學」,和康氏用今文學觀點所發展出來的兩本教科書《孔子改制考》、《新學偽經考》。所以今文學實在是康氏變法的「意蒂牢結」的根基所在。

康有為是在近代中國,受西學挑戰而奮起搞政治改制的第一位改革家。他對傳統中國的學術思想和政治社會制度的瞭解,是蔚成宗師的,雖然他搞的到底只是中國思想的偏鋒。可是他竟然能以此高度發展的中學偏鋒,與最幼稚的西學認知相結合,搞出一套他自己的康有為思想,並畫出他自己的「以君權行民權」的建國大綱的政治藍圖。再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方式加以推行。結果弄得人頭滾滾,一敗塗地。但是康之起伏也標誌出中國現代化運動中一個承先啟後的重要階段。我們如不把康有為弄清楚,我們也就很難瞭解繼康而起的孫中山、陳獨秀、胡適、毛澤東乃至今日的鄧小平和「民運人士」了。康有為的「意蒂牢結」的根基既然是傳統儒術中的「今文學」;但是今文學又是個什麼東西呢,康子這兩部大著,所講的又是些什麼內容呢,為康氏以後諸大家作導論;也為一般讀者作參考,且讓不學略事鉤沉。

「今文學」淺說

談起「今文學」,我們不得不從秦始皇於公元前二二一年(始皇二十六年)統一中國之後,在文化上做了幾件大事說起。第一件便是「文字改革」,所謂「書同文」是也。統一之前的中國大陸是七國不同文;齊(山東)楚(安徽、湖北、湖南)不同語的;而秦文與六國之文,隔閡尤大。統一前(亦如今日之「解放前」),秦人所用的是大篆、小篆和他們的簡體字隸書。統一後乃悉廢大小篆(包括秦人專用的古「籀文」),改用官訂「隸書」。六國既被它統一了,秦政府也盡廢六國之古文,一律改用隸書——這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文字大改革」。它也是全人類文化史上文改最成功的一次。

東亞大陸上的東方文明,原是有其一致性的。但是自周平王東遷(公元前七七一年)至秦始皇統一列國(前二二一年),七國文明的分別發展,已長達五百五十年。由於各國文字不同、語言各異,再加風土人情、生活習慣也頗有差異;晏子所謂「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是也。所以各國雖共有《詩》、《書》、《國語》和諸子百家之學,彼此之間「大同」固有,而「小異」亦多多也。(請參看現代白種人的歐洲諸國之間的異同。)

值得注意的是:「小異」者,不徒文字書法之不同,義理之間亦每有嚴重區分也。如今盡廢各國原有之「古文」,而以秦人專用的「今文」(隸書)改寫之、統一之,「今」、「古」文版本之間的區別立刻就暴露出來了。是者是之、非者非之。所以在秦始皇的「文字改革」之後,今古文之爭,本來就呼之欲出了——這一情況,在中世紀歐洲,和東西羅馬的「聖經學」中,也鬧得很厲害。最可笑的莫過於今日的國共兩黨之爭。它們於政爭之外也就逐漸引起「繁體字」、「簡體字」之爭了。余於大陸上曾聞有「代表代表」的笑話。今日不加澄清,則五百五十年後,「繁文家」勢將解為「代表之代表也」;「簡文家」就要釋為「帶表的代表」了。

文化本來也不是請客。你麻煩你的,我麻煩我的;河水不犯井水,各麻其煩可也。但是麻煩之間要牽涉到政權問題、飯碗問題、砍頭問題,那麼問題就大了。

秦始皇搞「書同文」,本是好事。可是他陛下於統一後八年(公元前二一三年),忽然來個「焚書坑儒」並下「挾書之禁」。老百姓如私下藏書,看情節之輕重,就要被「黥為城旦」(臉上刻字、下放勞改)、砍頭,甚至「族誅」。這一下便把東亞大陸,搞回到石器時代。民間要做點學問,就只好靠口述錄音了。

最高到有族誅大罪的「挾書之禁」,不因秦亡而稍弛。漢沿秦制,書禁未解。直至惠帝四年(公元前一九一年),這條死罪大法,才被撤銷,它前後延長了二十二年之久。解禁之後,社會上通用的已全是「簡體字」的「隸書」。禁書之前包括七國古文的「繁體字」,什麼「大篆」、「小篆」和「古文籀書」,便甚少人通曉了。可是書禁既解,則「燔餘之書」(包括始皇燒的和項羽燒的),和匿藏之書(像伏生家中和孔子故宅偷藏的「壁中書」),往往皆出。在政府鼓勵之下,國立中央圖書館(中秘書)中也堆滿了斷簡殘篇。為整理這些殘書和口述稿,大家就只好全部使用簡體字(隸書),所謂以今文讀古文是也。「以今文(隸書)讀古文(篆、籀)」事實上也是一種翻譯工作。不同的譯者作相同的翻譯,其結果往往不同。更何況七國古文,各有其「異文」,而口述者如伏老先生,又不會講「標準國語」,這樣問題就大起來了。——君不見吾友柏楊以「白話」來翻譯「文言」《通鑑》哉?更不見,「通鑑廣場」及眾多媒體,見仁見智者,對柏老之棍棒交加耶?這就是發生在兩千年以前的「今古文之爭」的現代版了。明白了柏楊近年之惱火,則兩千年來今古文之爭,可思過半矣。

從董仲舒、劉歆到黨的領導

兩千年來論今古之爭者無慮數十百家,拙作斯篇多採比較深刻的王國維說。誌之示不掠美也。這一發生在兩千多年前的學術爭辯,正如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有關「海瑞罷官」的辯論。如照京兆尹彭真在《二月提綱》裡的辦法,把它限制在教育文化部門也就罷了。無奈中國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是利祿禽獸。任何有關文化的小事,都要搬到政治上去。為的是入黨做官,有權便有一切也。要奪利,首先就得爭權。這樣便牽涉到兩位關鍵人物,董仲舒和劉歆了。

大家都知道董仲舒是搞「罷黜百家、獨崇儒術」的儒家大政客。他說服了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和國立中央「太學」,而當「太學生」(也就是所謂「博士弟子」)則是入朝為官的終南捷徑。

董仲舒(公元前一七九至前一○四)專治《春秋.公羊傳》,可說是今文家的鼻祖。他所建議設立的「太學」,自然也就是一座今文大學;五經博士所授的自然也是今文五經了。董仲舒這批「史達林主義者」,既然把持了黨校,左右了黨的「意蒂牢結」,操縱了入黨做官的「仕途」凡數十年也就罷了。誰知

(本章未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