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蒙古的国民教育成效显著,新生一代的蒙古人对中华、中国、明国的认同感大幅提升,他们了解国家,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与国家之间的紧密关系,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到哪里去,进而拥有了宽广视野和正确世界观。
在明军进入外蒙古十年后,新生一代的蒙古人几乎都有了汉名,用起了汉语,而“公家人”里的蒙古人更是如此。
外蒙古的变化很大,虽然大寺院依旧巍峨,但要不是明文规定“公家人”必须信仰佛教,只怕许多人都不信佛哩!
用汉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的库伦城经济发展迅猛,建立了轻工业、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和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链,库伦地毯厂出产纯羊毛地毯、纺织厂出产羊毛服务、山羊绒与驼绒制品,还是肉干与奶酪的主要批发地,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活牲,是内地商品输入的最重要的集散地,包括了茶叶、丝绸、瓷器和食糖、烟草与酒类、药品等,每年的销量极大。
库伦城已经能够制造一些生活用品,并且提供煤炭、水泥和金属冶炼加工,食品加工业发达,重要的是它还拥有了一个拳头产品:伏特加。
伏特加酒是俄罗斯的传统酒精饮料,用谷物或又马铃薯为原料,经过蒸馏制成高达95度的酒精,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并经过活性炭过滤而成,原产地是俄国斯和波兰,出现时间是公元14世纪的俄罗斯,大-波-波则认为自家远在公元八到十二世纪已经懂得制造伏特加了,是他们教会老毛子酿伏特加的,当然老毛子对此讲法哧之以鼻。
作为某只曾经全世界走的颜小强,他拥有一定的伏特加酒的酿造知识,当然他是不成的,他根本不会酿造,只会在那里夸夸其谈。
但他知道伏特加酒就行了,他有的是间谍,可以到欧洲去找寻酒方,有的是研究人员与资金,进行大量的酿酒试验。
早在夺取外蒙古之前,东南国已经完成了酿造伏特加酒的技术攻关,能够酿造出酒质晶莹澄澈、无色且清淡爽口,使人感到不甜、不苦、不涩、只有烈焰般的刺激的伏特加好酒。
不过,在东南国由于甘蔗生产规模超大,其中的副产品糖蜜生产出的朗姆酒成本低廉,在东南国没有伏特加酒的一席之地。
至于大明,人们喜欢的是米酒,伏特加酒缺乏原料,没有什么行情。
只有在蒙古大地上,由于马铃薯产量巨大,除了做饭当菜来吃之外还可以用来酿酒,因此伏特加酒才得到充足的原料而发展起来,很快就行销大明的北方市场,成为外蒙古赚取银元的拳头产品之一。
附提一句,“伏特加”的名字是颜常武起的,无论在波兰或者俄罗斯,都不叫做伏特加,俄罗斯把它称为第21号餐桌酒、面包酒或者是烧酒。
经济发展,商机多多,为了赚取银元,懂得汉语才能够更好的交流,民众受到了强烈的汉化,除了佛教还有影响力之外,那些受封的王公大臣们,哪怕是再顽强的部族分子,最后,连他们也不得不说起汉语来了!
“花了不少的力气,用了很多的资金,这块土地,我们总算是拿下来了!”颜常武在听取了汇报后感慨地道,他不禁想起了在他未穿之前,外蒙古已然独立,从中华大家庭里分离出来。
而那些自以为得到了独立的蒙古王公与大喇嘛们,他们作梦也没想到老毛子进入了外蒙古之后,就把他们一扫而光,干净彻底地消灭掉!
所以得防风防火防老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