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江南有妖僧作乱,蛊惑三千信徒,攻破县城,裹挟百姓为兵!”
“其人白衣落发,号为‘白衣佛兵’,共计十万!”
“妖僧名为‘僧珈蓝’,残忍狡诈,擅长用兵,一路攻破城池,已经危及江南腹地!”
……
“中原有乱兵,乃是饥民作乱,一路破入官府,追杀官兵。”
“乱兵头束红带,名为‘红头贼’!”
“红头贼裹挟饥民,席卷中原两州百十来县,祭拜‘真空道尊’,又称道贼!”
……
“西陲要地,边城守兵聚众作乱,将领侯勋,自立‘天命大将军’!”
“叛将杀忠臣官吏,招揽四方贼寇,封赏官爵,旬日便有二十万兵马!”
“起兵以来,局势如火,接连攻破大小城池五十。”
……
夜深了!
冰凉的大殿上,太监尖利的嗓子,正诵读一本本奏章内容。
隆光帝老态龙钟,早已不复佛诞节时模样,半躺在龙椅上,身下垫着明黄绣垫,侧耳倾听。
大殿空荡荡,只有一人站立,是祁连太师。
这位太师,如今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乃是隆光帝最信任的臣子。
君臣二人独自奏对,面对的是,越来越严重的失态。
先前一道诏令下发,严禁各地僧道上京,这是君臣二人早已商定的事情。
但谁也没想到,对方的应对来对如此快、如此猛烈!
全国各地郡县,竟然在短短数日内,全部造反。
而且,造反的情况各不相同,有僧道鼓动,有草莽英雄振臂一呼,也有地方将领率兵造反。
国内的局势,就已经很是紧张,大旱十几年,百姓们饱受饥荒,早已苦不堪言。
这幅场景,恰如干柴堆积,一点火星就能引燃。
原本,给这堆干柴降温的,就是释门和道家起到的宗教作用。
现如今,一切都按捺不住了。
不言自明,这背后推波助澜的,必然是道家和释门两家。
君臣二人,默然无声,听太监读各地发来的奏章。
世间糜烂如此,放眼望去,竟无一片净土?
什么时候,整个国家上下,都被道家和释门渗透个遍。
太监高声朗读,袍服下双腿瑟瑟发抖,生怕皇帝一怒之下,将他推出去打死。
“够了,不必再念了!”
隆光帝摆摆手,“下去吧,把今天看到的东西,烂在肚子里。”
“但有半句泄露,朕让你整个人烂掉!”
太监如蒙大赦,知道捡回一条命,跪在地上拼命磕头,“谢主隆恩!”
等太监离去后,祁连太师皱眉,“此等阉人,杀之不惜,陛下何必心软?”
“人老了,容易心软,你也说了,一介阉人,能坏什么事情?”
隆光帝的嗓音,也衰老许多,“爱卿,你也看到了,道家和释门的应对,竟是如此猛烈!”
“朕一夜醒来,江山都快没了,哈哈!”
“这帮修行之人,嘴上说着超脱世外,实则比谁都事故!”
“道家好权,释门贪财,名教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