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不大好的李长安和赵平川被突勒过百骑军跟在背后往北追了几十里还没有停下来,看那帮怪叫着一路打马不停的突勒骑卒的架势,今日要不追上他们俩人是不会罢休了。
平日里话多脾气还不小的赵平川此时面上已有些要压不住火气的意思了,说到底被追在前头乱窜的两人好歹都是三重楼的武夫,真要回头打一架,受不受伤、伤重不重的不好说,不会输是有机会的。
天下间武夫练拳讲究的是一口争强好胜的心气,没了这口气,靠着外练筋骨闹不好最后也不过就是个武把式罢了。
李长安心中的火气自然不会比赵平川小了。自小就是长安城那座皇城里翻墙爬树的小霸王,现如今只有十四岁的弟弟李长城身上那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王侯将相说动手就动手的浑劲全是自小被他这个哥哥带出来的,堂堂七皇子何时被这么一群虾兵蟹将的追着跑过?
不是念着老梁那句边军要惜命的话,这两个三重楼的武夫在那片山坡下就敢做拔刀拼命的事。“活着干,死了算”,这算是地道凉州汉子的赵平川平日里爱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之一了。
再往北奔了十余里地,埋头纵马的李长安和赵平川两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同时一勒手中缰绳,二人座下两匹品相极佳的战马同时一个人立而起,然后停在了原地。
缓缓拨转马头,李长安伸出右手缓缓将挂在马鞍上那柄横刀抽刀出鞘,看着对面越来越近的突勒骑卒,攥着刀柄的手紧了紧,沉声开口:“想不到今日要在这里玩命了,以前总听说战场袍泽生死与共如何如何,今日袍泽两个字可就交给你了。”
旁边的赵平川手里同样提着一柄边军制式的横刀,闻言笑了笑,“没想到是我这么个话痨陪你一起玩命吧?”
李长安也笑了笑,开口道:“有本事活下来再说吧,你小子要是在这儿死了,以后别说开口说话,连吃肉喝酒都没戏了。”
赵平川闻言咂咂嘴,看了眼李长安,“你这话说的,他娘的我咋还突然想来壶酒呢?”
李长安刀背轻拍马背,两腿一夹马腹,胯下战马缓缓起步。
“那就走一个!”
杀人的事,往往都是手起刀落之间,但是这血肉横飞的场面,已经好几场仗的李长安还是适应不下来。这他娘的跟午门前看刽子手砍那些贪赃枉法王八蛋的脑袋不一样,看戏好歹不必自己动手不是?也不会被溅上一身血。
但是,进了边军戍边的军卒哪里来的资格说什么适应不下来呢?端岳边疆百多万的边军士将士一年四季吃土喝风的,做的就是要杀人的营生。
李长安策马冲阵,赵平川就在身侧。与突勒第一个骑卒擦肩而过的一瞬间,李长安在马上压了压身子,躲过了那骑卒迎面砍过来的弯刀,身侧的赵平川抬手一刀就将那突勒骑卒的脑袋削了下来!离了肩头的脑袋在空中飞了个弧线滚落在地滴溜溜滚出去老远,还骑在马上的身子则像是没反应过来脑袋已经离身一般继续随着胯下战马前冲出去老远,没了脑袋的脖颈之上鲜血如泉涌!
赵平川右手提刀削了一个脑袋之后毫不停滞顺势侧身,左手抬手攥住一杆刺过来的长枪,右手里刚从最先那名骑卒脖子里削过来横刀顺势自右向左一个横抹,手腕一转刀刃朝前顺着枪杆前推自左向右又是一刀,将那端着长枪前刺的突勒骑卒连胳膊帯手一刀剁了下来,还攥在左手里的长枪没了牵制蓄势横扫将那没了胳膊的骑卒扫下战马,然后就被呼啸马蹄踩烂了脑袋,跟个手锤砸西瓜似的,死无全尸。
武夫,尤其是边军武夫的杀人术向来行云流水。赵平川,还只是个半吊子。
李长安也不比赵平川差,甚至按照赵平川那句“脑袋都搁到四重楼的三重楼武夫”的话来说,李长安杀人的本事比赵平川还要高出去不少。
两人与过百人的互相冲阵,一个回合过去,场中间就留下了十来具尸首,这支突勒骑队则少了十来个活着的军卒。
两个三重楼的武夫自然也不轻松,单打独斗本事不小不代表在这种动辄就是几把刀几杆枪同时劈刺过来的战阵之上也能游刃有余。这也是为什么天下间的仙家修士和武夫练家子不愿意投军上阵的原因之一。比之普通军卒,没也就没了,连带着命都一起没了,不值当。即便按俗话说的“习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那也得看怎么个“货”法,拿着高官厚禄吃香的喝辣的,和拿着几个破军饷在这里拼命,怎么看也是前者更舒服不是?
李长安的胳膊被划了一刀,深可见骨;赵平川的伤则是腿上被砍了一刀,若不是端岳的战甲着实精良,加之他是个实打实炼体的武夫,弄不好这一刀能把这条腿都给他卸了!
两人都疼得有些龇牙咧嘴,身上的甲胄也已经被自己的、对面的分不清谁的血染红了。
李长安骑在马上,喘着粗气转头看了眼赵平川,“还行?”
赵平川咬了咬牙,“还成,死不了。”
“那就再走一个?”
“走着!”
————
端岳京城,中山王府。
今日的中山王府来了位稀客,皇帝陛下的长子,端岳帝国最年轻的王爵,晋王殿下李长陵。
说到皇长子李长陵,得要提一下他的生母,如今执掌后宫的婉贵妃,老百姓更爱称呼这位为杨贵妃。按照皇宫内外私下里的流传,婉贵妃当年其实本应该成为皇后的,但是之所以是个“应该”而不是“已经”,是因为不知为何当今陛下从登基至今都没有册封皇后。为了此事,满朝文武曾经各种又是奏章又是朝会面奏的事情做了不在少数,慷慨激昂大道理讲了好几十箩筐,可皇帝陛下就是一个态度,任你说破了天,这皇后之尊我说不立就不立。
当年陛下还是太子的时候,原本要迎娶杨氏嫡女杨婉为太子妃的,但是就在太常寺上奏先皇陛下准备为太子举行大婚的当口上,太子竟然微服私访出游江湖了……后来又出了永嘉之乱这样的大事,太子迎娶太子妃这件事就一直耽搁了下来。
再后来,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满朝文武都觉着东宫应该立太子妃了,也好借此为朝廷添些喜气,甚至太常寺卿在朝堂之上禀奏先皇都提出来了,说太子殿下迎立太子妃这件事是之前就已经定好了的,现如今天下安定、四海升平,奏请皇帝陛下下旨,着太常寺会同光禄寺、鸿胪寺共同办理。结果,先皇还没开口,太子殿下自己站出来坚辞拒绝!也因此,据说当年永嘉之乱之后那次先皇罚当时还是太子的当今圣上面壁思过也是有这个原因在其中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又过了几日之后还是太子爷的陛下又同意了此事。
再后来,先皇驾崩,太子爷变成了当今圣上,这时候就更没人能犟得过皇帝陛下了。一向并不严酷的皇帝陛下少数的几次在早朝朝堂上大发雷霆,其中就有两三次是因为满朝文官大人们跪请陛下册封皇后,结果最后在朝堂之上闹得君臣不欢而散,甚至不少朝堂重臣还挨了皇帝陛下的板子。自圣上登基至今这都多少年了,陛下一直都是“别的事好商量,立后这个事免谈!谁提跟谁急!”的架势……再后来,怕挨板子的文官们就都不再提这件事了,只不过奇怪的是历来朝堂上嗓门比谁都大的武将们对这件事一直都不表态也不开口。
所以直到如今,皇后之位一直空悬,也不知圣上是怎么个想法?当年是太子妃后来本该顺理成章成为皇后娘娘的杨氏嫡女杨婉如今就只是婉贵妃,代皇帝陛下以及位子空悬并无其人的皇后娘娘打理后宫,权力嘛实际上跟皇后娘娘差不多了,但就是没能拿到那个皇后娘娘的封号。
……
晋王李长陵今日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登门中山王府。
按照王侯的阶位,封号一个字的晋王爵位要比封号两个字的中山王还是要高一些的,加之晋王殿下乃是皇族,身份比之异姓王章桓也是要尊贵一些的。
可是晋王李长陵登门中山王府,两位王侯在中山王府正门口相见之后,晋王李长陵倒是很自然的给中山王行了个礼。
李长陵微微躬身,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双手交叠作了个揖,开口说道:“长陵见过中山王叔。”中山王当年跟当今陛下拜了把子,所以这句王叔也合情合理。
章桓微微躬身,作揖回礼,道:“晋王殿下礼重了,理当是下臣给殿下行礼的。”
李长陵直起身,面容和煦,笑着摇了摇头。
章桓也并未在就此多说什么,伸手往王府中让道:“殿下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