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不见。”弘治皇帝生气的摆摆手,说道,“让他们把外面的乱子与朕平了。朕授予他全权专断之权。”
“是,陛下。”宫卫立即领命。
“等一下,让他们调禁军进城。”想了想,弘治皇帝给与了军令,他还是很照顾这帮老臣子的。哪怕他现在很生气,也是先做事,而没有直接算账,为难他们。
没有他的旨意,城外大营的禁军可不会入城。
刘健他们赶到皇宫,见皇宫没有受袭,陛下还给了他们调兵的军权。一时间真的是感激涕零,君恩重于山。面北三呼君恩之后,立即调兵遣将。
“吴大人,你持军令,速速去南门,调禁军入宫。”
“是,大人。”
“刘大人,你去五城兵马师。”
“至于其他的大人,家中有健仆的组织健仆。其他人或随我,或随李阁老、谢阁老,分别前往国公府上,请他们出家兵剿匪。”
虽然大明的禁军在城外大营中,但是不等于城中就没有兵力了。
大明非军功不可封爵,所以那些个公侯府上的家兵,少的有百多人。多的,组织起来,不下千人。
当白莲教杀进来的时候,这些公侯们一知道便武装起了家兵,但是没人敢私自带兵外出,就是救驾也不行。
他们敢私自出兵,事后文官们就敢掳了他们的爵位。
最有名的例子是崇祯朝,有位王爷出兵救驾,不仅无功,反而一掳到底。其结果就是崇祯上吊之前,传旨手握重兵的大佬进京救驾,他们尽皆见死不救。
就像是现在的情形一样,是他们不想救吗?
那些与国休戚的国公们,如果不想救,他们也不会令手下的家兵披挂了。
他们是不能救。
大明的律法就规定了,敢救就与叛乱同罪。
多少人会脑子抽了,拿全族的小命去救一个人的命。
后世一个“扶不扶”,都足以让万民却步。更不用说全家被杀头了。
所以在皇帝的旨意没有下达前,他们哪怕是知道有匪人入城,他们也不会出手。
但是好在弘治不是崇祯,至少弘治皇帝是一个说话算话的人,别人帮了他,他会给出回报,而不是像崇祯一样,人家来救他的命,他反而会把人家搞死。
所以,崇祯皇帝的旨意没人想接,弘治皇帝的旨意,所有人都抢着接。
特别是一应的国公们。
除了世袭的几位,哪个不想立功为自己加加爵。
就是世袭的几位,也想多杀几个匪人,为自己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孩子得几个功名,恩赏。
弘治皇帝的旨意一下,真的是大军出笼。
一支支的私军队伍不断被开出来。
少的有一二百人。
多的直接有上千人。
就是张皇后的两位亲兄弟,在知道了匪人进城后,也急急忙忙的组织家中的下人,包括厨子,全拿上了武器,杀入城中。
他们是最知道弘治皇帝的两位大舅哥了,知道他们的妹夫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当然,由于他们是外戚,也不是武将出身,是没有人上他们府上调兵的。所以他们是真正的私自出兵。
如果是崇祯朝,他们是真的死定了。
可这是弘治朝,他们这点事,弘治皇帝是不会杀他们的,说不定还会有奖励发下。
所以这两兄弟,真的是奋勇向前,不落人后。
只不过……
两个国舅的队伍往国公府的私兵一带……
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