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王纵然谋反,罪该万死,却也是皇族中人,皇上的儿子,身份尊贵的皇子,皇上杀了他,老子教训儿子,是天经地义,可妙筠杀了端王,那便是以下犯上,即便端王有错,也会杀了妙筠为他报仇。
不知不觉,徐润安额上已是冷汗涔涔。
徐妙筠安然躺在后殿榻上,徐润安看她毫发无损,这才松了口气,可随即又为远在西北的徐景焕担心起来。
虽然徐景焕离开京城前已经有所觉,做了准备,可端王的来袭太过突然,有好多事情是没办法一下子安排过来的,如今天高地远的,也不知道那边的局势如何。
徐润安叹了口气,却听到徐妙筠嘟哝一声,慢慢睁开了眼睛,徐润安大喜,连声道:“筠儿,你醒了,可有什么不适?”
徐妙筠看到徐润安,一骨碌爬了起来,随即有些茫然失措:“大哥,我这是在哪儿呢?”
徐润安有些惊讶,忙试探道:“你不记得了么?”
徐妙筠摇头,沉默半响才道:“我好像做了一个梦,梦到谁死了,流了好多血,我便晕过去了。”
徐润安心中一紧,安慰道:“不过是个梦,你不用害怕。”又把今晚发生的事一一告诉了她,只略过了端王那一段。
徐妙筠脸‘色’苍白:“皇上殡天了?”
徐润安道:“是,叛军已伏诛,只是皇上的死讯事关重大,只怕不能泄‘露’出去。你切莫说漏了嘴。”
徐妙筠点点头,道:“那咱们回家吧,反正剩下的事情也不用咱们‘操’心了。”
徐润安学着徐景焕的样子‘摸’了‘摸’她的头,兄妹俩在徐家家丁的护卫下回了徐宅。
徐宅已经空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有,徐妙筠见了以为祖母被害了,吓得脸‘色’苍白,徐润安却道:“你别担心,祖母躲进了暗室。里面有提前储备的粮食和水,能撑一个月呢。”
徐妙筠睁大了眼睛:“暗室?咱们家什么时候有暗室了?”
徐润安一边熟‘门’熟路的带着她到了新修建的东西跨院,一边解释:“修院子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建造了,那时候祖母便担心端王狗急跳墙,托杨敏之找了相熟的人修建了暗室,谁知端王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呢。也幸而祖母早有决断,不然真是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徐妙筠笑了起来:“端王狗急跳墙也是迟早的事,他做了这么多亏心事,早晚有‘露’馅的那一天。”
徐润安进了东跨院一间院子的东厢房,不知在哪儿按了一下,原本整个镶嵌在墙上的百宝架居然缓缓移动开来。不等徐润安说话,便听到一个警惕的声音:“谁在外面?”
徐润安听出是安清郡王的声音。忙道:“我是徐润安,郡王,一切可好?”
不出片刻,安清郡王和安宜郡王走了出来,两个人俱是神‘色’憔悴,安清郡王倒是打起‘精’神道谢:“幸而徐大哥派人把我们和母亲接了过来,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
徐润安忙推辞:“郡王太客气了。”又和他说了皇宫的形势。想请他进宫帮衬泰宁公主。
安清郡王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似的,道:“理应如此。叔宁还小,让他留下陪伴母亲吧,我这就进宫。”徐润安便叫家丁护送他去。
徐妙筠早已进了暗室,拐了一个弯便是一个宽敞的房间,四面都是封闭的,贴墙放着好几张卧榻,除了徐老太太和康王妃外,徐大太太,谢芝兰,晏静宜,徐静含都在,见了徐妙筠也都是劫后重生的喜悦。
待到一家人在正堂坐定,这才互相说起了分开后发生的事情,徐老太太犹可,不过是进了暗室躲避,而徐妙筠和徐润安那边则惊险的多,徐老太太几次蹙眉,十分担忧。
且不说徐家这边收拾庭院,安排人守夜巡逻,好好地歇息了,单说东瑜和廉王爷出面安抚京城勋贵便遇到了不小的麻烦,像唐家谢家这样的人家还好说,忠远侯安家头一个就闹了起来,端王的谋反计划里没有算上安家,如今安家顶多算端王的舅家或者说安贵妃的娘家,却不能说他是逆贼,因此廉王一说端王已经伏诛,安家便嚷了起来,要见安贵妃。
安家太夫人当场便哭晕过去,忠远侯安益全则不顾尊卑拉扯着廉王,质问他端王是谁杀死的,廉王嘴笨,衣裳被撕扯着,狼狈不堪。
还是东瑜命人拉开了安益全,呵斥道:“端王谋反,你们敢说你们不知情?不好好想想如何脱罪,倒赖上了别人,实话告诉你们,端王是被皇上一剑刺死的,如今皇上就在宫里,你们要他偿命就去,没人拦着。”
安夫人在旁边扑通一声跪下了,争辩道:“世子明察,端王谋反和安家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侯爷糊涂了,您千万别放在心上。”
东瑜的脸‘色’这才缓和几分,原想多说两句震慑一下安家,可又怕安家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事来,如今最要紧的安抚,声音又温和了几分:“你们放心,皇上是非分明,不会冤枉好人的,宫里还有安贵妃在,你们只管安心等着,皇上正生气,若是这个时候撞枪口上去,可怨不得别人了。”
安夫人连连点头,安太夫人和安益全具说不出话来,倒是她恭恭敬敬把东瑜和廉王送了出去。
廉王这才松了口气,道:“还好东瑜会说话,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么应对。”
东瑜笑道:“王爷就是太心软了,且不说安家是过了秋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就是别人家,摊上谋逆的事。谁不躲得远远地,安家如此,也是仗着安贵妃跋扈惯了。”
廉王叹了口气,似是喃喃自语:“东珍怎么就这么糊涂呢,父皇分明是中意他的,为他安排的妥妥当当,只要再等上几年便成了,他却沉不住气,落到今天这个下场。”
东瑜装作没听见。心里却想,端王如此,一半是被形势‘逼’得,一半却是咎由自取,自己作出来的。
他本来就党同伐异,树敌不少。如今沦落至此也算是遭到报应了,尤其是,他不该招惹徐家。
徐家是什么人家?徐义臣又是什么人?能轻易的被端王打倒?虽然当时东瑜还小,却听父亲瑞王说过,徐家如同弹簧,你越是弹压。他越是反弹的厉害。
如今这话应验了,即便徐义臣死了又怎么样?他的清名和忠勇无人不敬佩。康王更是对他尊敬有加,对徐家也十分信任,徐家更是死心塌地的效忠康王。
徐见明死了又如何?这更让徐见明的儿子奋发图强,如今的徐景焕如日中天,端王自己给自己树立了一个可怕的死敌,也算是‘弄’巧成拙了吧。
都说端王谋反是被没有儿子的事情‘逼’得,可东瑜却觉得。没有子嗣从来不是问题,等到端王继位。提出过继一个子嗣立为太子,只要有皇族血统,他那时候已经是皇帝了,大臣们还能拒绝么?
可端王却分不清重点,一个劲的在子嗣上头较劲,先是冒认晏‘玉’成,又如跳梁小丑般张罗着过继他的儿子,反倒落了下乘,在品行上留下了污点,再加上贪污这项罪名,让皇上对他越来越失望,一路走到今天,端王谁也怨不得,只能怨自己。
东瑜深深叹了口气,又和廉王走了杨家,郑家,魏阁老家等几户拥护端王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