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这种紧张的气氛会持续一年多,怎么可能会没有机会去准备。
远的不说,就说日均侵华时,开战之前,国际国内早就把各种可能性全都讨论过一遍。事实证明,事后战争的发展,一点都没有超出当时主流预测结论的预料。
所谓的猝不及防,不过是自己抱着侥幸心理,没有去准备防御罢了。
李从珂的后唐政权也是如此。
朝中大臣们,早已看出了石敬瑭和赵德钧没安好心。赵德钧还好一些,是个志大才疏的家伙。只要中央政府能够保持住一定的实力,赵德钧一定会像一只乖巧的小猫一样,乖乖地给帝国把守北大门。
石敬瑭就不同了。朝中大臣们对他的断言是:迟早要反。
当石敬瑭在洛阳被软禁的时候,就有无数人劝说李从珂,让他就此杀掉石敬瑭以绝后患。
可是李从珂依然抱着侥幸心理,没从听从劝诫。
自从当上皇帝以后,李从珂再也不是当年那个驰骋沙场,杀伐果断的李从珂,变得优柔寡断起来。
就仿佛这个皇位被诅咒过一样,无数的英雄好汉只要坐上这个座位,马上就会变成自己当初反对的那个人。
李从珂不仅没有在洛阳杀掉石敬瑭,还把石敬瑭放回了太原,以期待他和契丹人大干一场,正好可以削弱河东军跟契丹人的实力,所谓一石二鸟。
算盘打得噼啪响,却是一个十足的昏招。
这么大一个昏招,朝中竟然没有人继续劝诫,任由李从珂自己走向灭亡。
当皇帝的悲哀就在这里,拥有无上权威的同时,也会被所有人敬而远之。
臣子们小心翼翼地提出一点建议不被采纳的时候,便不再有人会仗义执言。
或许那些伟大的大一统朝代里,会有死谏的官员,但是五代十国里,绝对不会有。
因为这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一切都是拿拳头说话。
李从珂混用,不代表所有人都看不清局势。
中原地区绝大多数的节度使们,基本上都能看到局势,并能预料到局势的发展。
每个节度使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有的人打算帮助李从珂抵抗石敬瑭和契丹的联军,立下功劳然后得到更多的地盘,更大的利益。有的人打算协助石敬瑭和契丹联军,当一个开国元勋。
大多数人,只打算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谁上台,自己就拥护谁,然后继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当土皇帝。
……
赵玗一行人继续往深山里走,找到山洞还不敢生火,万一火光把不知敌友的骑兵给引来,那就真是叫人瓮中捉鳖,逮个正着了。
可是不生火,晚上又着实难熬。三四月份的河北,晚上依然十分寒冷。
赵玗说道:“老薛,今天教你一个新手艺:无烟篝火。”
赵玗安排女眷们先去休息,自己跟薛廷番在洞口开始布置起来。
在这天寒地冻的野外露宿,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吃上一口热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