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精品总排行小说 —《奋斗在五代幽州》 五十、我有一个条件
去年武州大败,契丹人被俘虏的战士们,有许多都是耶律德光的亲兵,骁勇的战士。
虽然契丹人也很喜欢抓汉人当俘虏,让他们当奴隶,当仆从军,但是那些被俘虏的契丹战士的价值,远远超过几个汉人的俘虏。
也正是因为如此,耶律德光才愿意将那些军械也顺便送给了赵玗。不然的话,送给石敬瑭也是一样。
耶律阮领了命令,押送着俘虏和军械,一路去了苇泽县。
赵玗接到了事先的通报,早早地准备好出城迎接。
要安置一万多人的俘虏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知道,赵玗出征的部队才将将一万人。一比一地看押,怎么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这些俘虏全都是张敬达的部队,隶属于唐军。
从理论上来说,赵玗也是唐军。哪有自家部队把自家部队当俘虏看押的说法?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赵玗来说,并不是大问题。政客的嘴,骗人的鬼。能颠倒黑白,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
大不了到时候就回复朝廷,说张敬达生死未卜,自己先行收编这一万多人入自己麾下。
反正现在的军人们,有奶就是娘,谁发军饷他们就跟谁走。赵玗的军饷向来诱人,不怕他们不跟。
至于说为什么会把这一万多的俘虏给送回了新州,是因为他们发现了野狐岭有契丹人的异动,需要尽快回驻地加强防守。
为了尽快剿灭石敬瑭和耶律德光,威塞军专门将主力部队留在了太原,只是把新收编的弱兵派了回去,已经是费尽心机地为朝廷解忧。
介于赵玗的实力,朝廷也没法把他怎么样,朝堂上的大佬们顶多暗地里骂几句,没人敢说讨伐赵玗的话。这是后话。
且说耶律阮入了大帐见到赵玗,颇有一丝缥缈的感觉。
赵玗就好像一个千面菩萨一样,每一次见面,都能看到一个不同的他。
这一次,赵玗就活脱脱的是一个县令,每天处理一些张家占了李家水源,李家打了张家的牛。
越是这种案子,赵玗越是重视,必然要着急军中的智囊们仔细研判,分析利弊,以解放生产力为主要目的,以提高百姓生活水平为最高宗旨,决定如何判罚。
一旦形成判决,立马收编入册,成为日后的判例。凡是遇到相同的案子,全都按照这样的判例执行。
这一套与后来朱元璋制定的判例法典颇为相似。缺点是略有粗糙,好处是通俗易懂。哪怕是不识字的文盲,只需要听人说一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而不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法条,哪怕是读书人看了十几遍,每个字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写的啥意思。
当然了,制度一定不能定的如此的死板。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很快就会进入新的阶段,到时候这样的判例便会失去效力。但那至少也是十年之后的事了,到时候再说。
赵玗见耶律阮来了,也不客气,而是问道:“你来的正好,刚好有个问题要问你。”
耶律阮正要作揖,忽然被赵玗这么一顿抢白,索性走入县衙,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他知道赵玗不在意这些礼节上的细节。
赵玗说道:“如果契丹人有两个奴隶之间发生争执,你们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