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江汉风云> 第一百三十五章 筑梦时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三十五章 筑梦时代(1 / 2)

富春江浩浩荡荡的江水,日日夜夜、无穷无尽的东流入海。绵延不断的江水,不仅巧夺天工将江汉这方滨海之地勾勒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且孕育了一辈又一辈江汉人世世代代的成长。它虽没有厚重历史的沉淀,却跳动着时代气息最浓的脉搏。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成长,追梦、筑梦、圆梦,才秃筑就了它今日傲视群雄、日新月异的身姿。

刚上任半年多的市委书记田元平在政坛上打拼了一辈子了,虽然经历过起起落落,但还算平稳,并没有栽过什么大跟头。眼下,江汉的经济发展虽然势头良好,但是国企改革仍然困难重重,如何掌舵这样一个全国最大的城市,成了他心头重中之重的大事,这关乎到一千八百万人民的生活。所以,在田元平上任之前,中央领导反复叮嘱在重大决策面前,一定要掌好舵、把好关。他的脑海中还像放电影一样这届市政府班子的常委同志一一闪过:代市长沈良玉、市委副书记吴清群、常务副市长韩正天、副市长洪向东和市公安局长苏定青……

沈良玉现在已经是代理市长了,如果不出意外,他这个房产立市的施政纲领一通过,常委会上没有异议,江汉市新任市长的任命书就会正式公布了,接着再过几年市委书记的位子理所当然也是他的了。可是,江汉交给沈良玉这样的人还真有点不放心呢!这段时日以来,收到了很多关于他的举报信,特别是在与韩正天竟选市长的时候,最后以二票胜出韩正天,一些风传说是他在市人大代表选举会上动了一些手脚, 才如愿以偿。

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观察韩正天此人刚直不阿,为人坦诚,工作务实,原则性强,但就是缺少灵活性,如果再学会变通一些,就更理想了。沈良玉看上去比韩正天精明许多,此人也确实聪明能干,但是总觉得聪明得诡道,好象人生的价值是靠官位的大小来体现的。其他三位还有待于考察之中。

与沈良玉相比,韩正天是从中央上面派下来的,已经在江汉工作六年了,属于空降干部。在江汉的根基与沈良玉没法比,沈良玉是一步一步从江汉基层干上来的,当过江汉机电限公司技术员、主任、党组书记、区长助理、区长,市政府秘书长、常务副市长、代市长,每一个台阶都没有落下。沈良玉最大的特点,是关心下属,凡是跟他干过的干部,无不以我是沈市长的人自居,机关干部大多都知道跟沈市长最能体会到下面的人辛苦,所以在机关干部中,沈良玉要比韩正天有人缘。沈良玉认为,只要下面基础牢,在人民群众口碑好,上面再有人帮着使把力,则仕途之路光明无限。另外,沈良玉骨子里一直瞧不起韩正天,因这个人生硬得不近人情,工作和生活上一点情趣也没有,坚持原则已经到了顽固不化的地步,除了工作几乎不和任何人私下交往,每天就像个工作狂,搞得秘书和司机一天到晚跟着忙得风里来雨里去,以致于这些秘书和司机连连叫苦,因为一点油水也捞不着。不过,老百姓都说韩正天好,因为不管多大的事,只要是老百姓的事,在他心中都是天大的事,哪怕一针一线,都要负责到底。

无论怎么说,田元平在江汉政局上的地位依然那样显赫,上面领导对他的支付和信任没有改变,并且他的忠诚和德行是有口皆碑的。他对那些夸夸其谈的满腹经纶才华之士却也看不上眼,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人缺乏一种养才成事的大德。他时刻自我批评,心中时时自我查醒愧对国家,因为这么多年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还是远远没有达到他的期望。多少年来,他内心一直深藏着一个愿望,就是给江汉寻觅一个足以扭转乾坤的经天纬地之才,才能担当的起这片热土的责任,同时此人又必须具有高绝的为政品德,不至于给国家酿成后患。身为江汉的最高行政领导,寻寻觅觅近半年,竟是曾经沧海却难觅一瓢之饮。

田元平暗自叹息了一下,说道:“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里,江汉如果没有乾坤大才主政,怎么能融入世界潮流的发展?”

“田书记,雄心大志啊!”秘书孙富才在桌案旁边感叹了一句。

“可是然则世无英才,却到何处寻觅?”田元平叹了一口气,“你要会同组织部多番考察江汉的各级官吏,总会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吧?”

“田书记,这,这……这不是甩给一个大包袱么?”孙富才嘴中虽说无所措辞,但心中有些超然世外地说道,“我可无这方面才行,千里马常有,伯乐却难寻,再过个几年只想回归故土,著书立说做个隐士。”

“你也想辞官?”田元平笑容可掬的看着孙富才,突然转成大笑,“不准!你又奈何?”

孙富才一脸沮丧,思忖一阵,嘿嘿笑了:“既然田书记这么痴心不改,那我就斗胆举荐一个栋梁大才,换下我这根陈年朽木,不知您意下如何?”

“刚才你还说没有伯乐之才,现在又慧眼如炬了。”

“我是说在体制之内,不堪重任,体制之外或许我的眼光不致拙到老眼昏花。”

“噢?大才?”田元平突然来了精神,“姓甚名谁?现在哪里?”

孙富才缓缓地吐了一口气,说道:“那就看田书记下的决心有多大?”

田元平若有所思说道:“现在全球经济的特点,就是集团化、专业化、一体化,江汉处在全国城市中的桥头堡,理应做出表率冲向国际市场。自缚手脚,岂能远行?”田元平又继续掷地有声地说,“江汉之事,我思谋日久,时至今日,机缘到矣。兴国之道,以人为本,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江汉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胸襟开阔,从大局看问题,放眼世界,放眼未来,这样才能网络到扭转乾坤的大才。”

孙富才被田元平的诚恳感动了:“是的,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人才辈出,前浪未退,后浪已涌,就看求之是否得法?”

田元平本是思虑深锐之人,一经点拨:“快一点给我说,这个人叫什么,他在哪里?”

孙富才掷地有声地说道:“他叫周健林,本人就在江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