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精品总排行小说 —《太子别动》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年一晃而逝
时光如流水,一晃已经进入弘治十五年。
十二岁的朱厚照个子一下子蹿高,到了弘治帝肩膀处。单看背影,像极了十七八岁的青年。
三年之内朝堂上的变化不大。高品官员除了故去的两位尚书,其余人未变。中低品官员流动性大。有门路的官员想办法调离京师,京官成了吃力不讨好的代名词。
一心想要入内阁、心满意足成为礼部尚书的傅瀚带着遗憾撒手人寰。礼部尚书由左侍郎张华担任。焦芳理所当然升迁为礼部左侍郎。兵部尚书换成了刘大夏。七十七岁的马文升并没有病逝,反而身体健康、神气活现地成为了吏部尚书。上任一年多的吏部尚书倪岳病逝。丁忧的杨廷和起复,成为吏部右侍郎。
改革的推行就像预料中的那样遇到重重阻力。
三年时间,仅仅只完成了南北直隶两地的人口普查、清丈田亩。南北直隶聚集了大明一半以上的权贵,清丈田亩的过程并不轻松。
弘治帝破了好哥哥的人设。公主、郡主的身份讨要京畿附近的土地很容易。弘治帝每次都会同意。结果原本是同意拨给200倾,实际上却弄到手1200倾。户部追回用不法手段得到的1000倾,公主的眼泪就没停过。太皇太后、皇太后一一出面说情,弘治帝坚决不松口。弄得与仁和长公主、德清长公主等皇亲关系紧张。
期间的阻扰方式层出不穷,把户部官员逼走了好几批人。户部成了六部最不好呆的地方。
让耳根子软的弘治帝坚持改革信念不变的,少部分是因为朱厚照时不时吹的耳旁风,大部分是因为改革的成效。
仅仅北直隶一地,统计出流民有七十七万人,土地多了倾。
相对而言,军制改革一步步依照原定的章程顺利进入尾声。
武官世袭制被改写;对军户的限制被解除;武学改为三年一次,五品以上武官必须经过武学考核。
军制改革过程中除了对军屯的丈量出现过多次小型暴动,其余举措倒没怎么受到阻力。有东厂、锦衣卫协助,犯错多的武官都被提前解决。武官们闹不起多少浪花。
现如今,还有些地方的军户没有妥善安置、局部地区卫所缺乏百户等低级武官等收尾工作没做完。
军制改革离不开底层将士们的大力支持。分给军户的土地,稳住了绝大部分的军心。
就是屯田数比原来上报的少了一半。少掉的屯田、从武官手中夺回来的土地,分给赐予卫所的将士。从弘治十五年起,不再增加军户。除非立战功或者伤残,不会给在给将士们划拨土地
军屯数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将士们的军粮。户部拨下囚牛宝钞,各地卫所拿着囚牛宝钞到就近的粮店采购粮食。
三年时间,足以让囚牛商行成为大明最大的粮商。囚牛宝钞能在大明各地的粮店内通行。
囚牛商行手上有足够的粮食平衡国内的粮价。辽东、河套的粮食种植上了规模,琼州也被开发的很好,加上占城国运来的粮食,不但军粮不缺,还能起到粮价平稳的作用。在此前提下,各地卫所采买价格公开透明,武官无法在军粮采购上钻空子。
支持军制改革成功的另一必要因素是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