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5万两抚恤金,至少得死2000!”有从军队退下来的老兵道。
消息灵通的人添油加醋:“我看还不止。听说有船被击沉,丢了不少货物。没看天津卫外的海船少了很多艘吗?”
“太子都调走了往来占城的运粮船。肯定吃了大亏。”
“占城的粮食送不过来,粮价会不会涨?我要不要提现屯粮?”
“傻了吧?每亩十石的玉米都出来了。还担心粮价?户部都在讨论制定最低收购价,防止谷贱伤农。”
突然有人慌慌张张举着《大明报》冲进来:“天津卫、南京龙江关的海船都不见了。现在2000料的大船,只剩下琼州往来的5艘!囚牛商行从南方雇佣大量船员。还从军器局、兵仗局弄出上万只火铳、两万把战刀。”
“嘶!太子好大的阵势。”
-------------------------------------
朱厚照一直坚信“低调是王道”。不会把手下产业的内部消息泄露出去。佣工们每人都会签一份保密合同,一旦违反罚款、坐牢、永不录用。尤其是海贸这一块。专门从东厂借了人安插上每条海船。所以外界根本探不出海船的遭遇。
“首辅大人,囚牛商行已经发出71份抚恤金。家属不肯透露抚恤金金额。”接管《大明报》的胡御史也干起了打探消息的行当。
刘健近来深感朝廷情报的落后。锦衣卫直属弘治帝,些许小事还能让锦衣卫打探消息,可涉及到太子锦衣卫必定不帮忙。每月俸禄都拿囚牛宝钞的小官小吏,很少会愿意透露与太子相关的消息。刘健仿效《京报》,《大明报》的卖报人成为朝廷在民间的眼线。
刘健皱眉沉思。太子到底遇到了哪方的敌人?
“出海的船队配备精良的火器,船上都是骁勇悍将。领队的魏彬当年和项忠在荆襄杀了几万流民。船队会死很多人定然遭遇强敌。”李东阳很担心。尤其是太子问计时不确定的语气,那是极为少见的。
谢迁叹了口气:“太子把在河套表现优异的统兵人才召回京师,交代了他们几句马上送走。显得非常焦急。”
“太子在忙些什么?”刘健问派到文华殿的眼线。
眼线是文华殿里不起眼的文吏。他的身份大家心知肚明。是刘健等人放在明面上的探子。眼线能打出来的消息一定是朱厚照想让他们知道。
“太子正在用玉米秸秆制作请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