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枢达成了一致,但诏令下发到地方时,反对之声如雪片一样飞来。
各地知县知州纷纷反对。
声音最大的就是兴元知州裴贽、兴唐知州崔源照。
“陛下跨有三荆,又握有江南,已然占据上风,正该积蓄实力,坐看朱贼内乱,今河东有复起之势,卢龙有南下之意,陛下何心急如斯?听闻陛下忧虑契丹,臣冒昧而言,契丹虽有兴起之势,然不过边鄙之患,其外有室韦、达怛、渤海、卢龙、河东四面牵制,其内八部并立,前者阿保机引四十万大军南犯,不过是借李克用之手,灭内部不谐之人,大唐中兴不易,陛下当步步为营。”
这是崔源照的奏表。
裴贽更是不客气“陛下连年征战,虽胜,然地方已有枯竭之兆,钱粮布铁,皆供应军中,如今各地山民、蛮民纷纷内附,正是开垦荒地、移民边屯、教改归化之时,奈何陛下一意求战,而使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诚如是,则恐我朝又有裘甫、王仙芝之乱矣。”
还有一些言辞更加激烈的。
声言大唐若是冒进,必将崩溃。
李晔把奏表扔给张承业看。
张承业满脸苦笑,“是臣心急了,臣愿担此责,请陛下降罪。”
这几年张承业一直在长安中枢,负责辅军,地方政务经过政事堂,而没经过他,所以他对地方具体情状不了解,可以理解。
“张公何罪之有?朱温篡逆于汴州,朕若是无动于衷,岂不是让天下藩镇笑话?”
“陛下的意思是?”
别人都称帝了,身为大唐正朔的李晔,若是不表示一下,不知有多少效仿。
刘仁恭不就称王了吗?还有马殷,早就以长沙郡王自居。
若是等天下藩镇渐渐接受梁国的存在,大唐的地位自然而然的就会下降。
或许张承业的忧虑正在于此。
这么多人反对,李晔反而觉得欣慰,若是没人反对,问题才大。
“诏令不仅不改,还要下发各大藩镇,各州各县,以明朕之决心!”动员令动员令,是从心理上动员起来,明白谁是大唐的敌人,做好一切准备,而不是现在就提刀子上。
这个动员可以是一年,两年,甚至四五年,目的是让大唐上下都明白,与朱温必有一战。
至于什么时候东出,则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了。
朱温拥有完整的地缘板块,从徐泗、淄青到洛阳,想要在一两年内灭掉他,是不可能的。
这些年,打通了西域商道,又收复河陇、汉中等地,有些人的思想就开始滑坡了。
民间、地方都有这样的人,毕竟大唐失去对关东已经很长时间了,人性都是喜欢安逸的。
当初四面绝境喊出的重振大唐,现在有几人还记得?
“崔源照言河东有复起之势,皇城司调查如何?”李克用都沉寂七八年了,也该喘过气来了,朱温称帝这么大的事,他能不作作反应?
薛广衡道“细作前段时间来报,李克用以李克宁为内外制置蕃汉左都知兵马使,处理南面之事,以李存勖为右都知兵马使,河东节度留后,在郭崇韬、李存审、李存进辅佐下,处理北面之事,李克用自居太原,沉湎酒色,据传其身体大不如前。”
李晔记得历史上,杨行密第一个离世的,好像朱温称帝之后,李克用也病死了。
还真是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间,李晔也在奔四的路上了。
当一封封诏令贴到各州各县的时候。
大唐境内舆论哗然,长安天子之都,深受李晔影响,当然一力主战,但出了长安,就有激烈的争论了。
一些人认为时机未到,逆梁凶焰未减,此时大战,就算胜了,也必然损失惨重,让其他势力有了可乘之机。
另一些人则跟李晔想法差不多,时不我待,大唐国力已经超过逆梁,就算不能攻灭之,也应该大军压迫,令其自顾不暇。
其实大部分百姓就是图个热闹,谁说的精彩,就附和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