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涛摇摇头,“还没有。”
“姑给你瞅一个媳妇吧?”玲珑笑着问。
“姑,我想先等戏班子方方面面都看着有模有样了,我再考虑定亲、成亲的事。”
“你们这些孩子啊,当初还不如不让你们上那么长时间的学。要是那样,你看病的手艺也学成了,你娘也抱上孙子了。”
“姑,不管咋说,还是多读几年书好啊!”
“那是啊,谁都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小孩书读得多了,眼光就高了,爹娘的话都不听了。就像你修文哥,他跟你嫂子住在上海,一年也不一定能回来一趟。他跟岳父、岳母住得还不远,我算是给他岳父、岳母养了一个儿子!”
如涛笑了起来,“姑,不能那样说,赵兰埠口啥时候都是俺修文哥的家啊!”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你修文哥我是指望不上了,你修身哥又在周家口,我跟你姑父以后就得靠着修义了。等修义上完这一季,我就不能再让他上学了,就让他守着那个店。”
“他愿意吗?”
“他不愿意也得愿意,跟前没有一个儿,我心里不踏实,你爹不就让你两个兄弟在家学医的嘛!”
“姑,俺姑父的身体好吧?”
“还中,就是有点驼背,小五十的人了,一天不如一天了。涛儿,你晌午想吃啥饭啊?姑去给你做。”
“姑,我想吃你做的疙瘩汤。”
“那好办,灶屋正好有荆芥、苋菜,我现在就去和面。”
玲珑去了灶屋,如涛看到枣树下落了不少的枣花,就去找来一把大扫帚扫地。后来他干脆把整个院子的地清扫了一遍。
玲珑从灶屋出来,看见如涛正在清理垃圾,她高兴地说:“乖乖,你来了就给俺家扫院子,你在家干过这活没有啊?”
如涛笑着摇摇头,“没有。我起得晚,俺家的院子都是俺爹跟天佑叔扫的。”
“你在外边干这个活不干啊?”
“在外边干。那时候在项城牛师傅家,他家有活我也干一点,扫地、担水、劈木材。到了漯河,那么大一个院子,不能光让别人扫啊,我也就天天早上起来扫一片。”
“人家都说孩子离开爹娘到了外边长进就大了,看来一点都不假啊!”玲珑笑着说。
姑侄二人又聊了一会儿,玲珑对如涛说:“孩儿,马上我炒菜做饭,你去喊你姑父回来吃饭吧。”
“姑,俺姑父不是到晌午自己就回来了嘛,我不去了,我给你烧锅吧。”
“不用你烧锅,就咱三个人的饭,我自己就中了。你去吧,跟你姑父说说话。”
如涛明白姑姑的意思,“姑,我就在家等着俺姑父吧。”
“你这个孩子,咋不听话啊?你要是不去,我就去了。”
如涛笑了,“姑,我听你的,我现在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