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一套携行具,做出来不难,然而改进花费的时间比李孟羲预料要长的多。
自关羽找李孟羲帮忙的第一天,鲁犁把L型的携行框架做出来了,然后试了效果不太好,回去重做新型的z型框架,当天夜晚,绣娘柳氏连夜用丝绸缝好了一个口袋型的大包,和四条宽的背带。
第二天,实验新的木架好不好用,鲁犁背着z型的架子,架子上绑着被子,稿席,长枪短刀以及盾牌等所有行军装备,然后噔噔噔噔朝队伍前跑了去,跑了里把地之后,气喘吁吁的鲁犁给出了使用反馈。
“不好使,肩膀磨的疼。”耿直的鲁犁抱怨到。
“那稳当吗?还往下掉吗?”李孟羲又问。
磨肩膀好解决,结构稳定性更重要。
“不会往下掉了。”鲁犁点头。
很好,三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同时又诞生了一个小问题,是不小的进步。
李孟羲跟鲁犁建议,是不是能让架子上边的横杆,做成弯的,刚好卡在肩膀上,就像攻城梯的挂钩一样那样钩在城墙上,这样背的时候,往肩膀上一挂,很稳当,又因为是圆形的挂钩,不像一根横杆那样磨肩膀了。
鲁犁一听,这方法好,自己怎么就没想到把架子做成攻城梯一样的呢。
鲁犁对李孟羲佩服极了,赶紧回去又做了。
携行具极重要的部件之一,装被褥和粮袋,以及弓弩这些防水物件的袋子,绣娘柳氏已经做好了。
柳氏捧着一个叠好的丝绸缝制的大袋子,忐忑不安的递给了李孟羲,生怕自己没缝好。
李孟羲抖开袋子看了看,袋子形状李孟羲有点不满意,柳氏缝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圆形口袋,口袋外面见不到缝痕,针角全部缝在里边,针角细密,手艺不错。
李孟羲更想要的是方的,跟旅行包那样的袋子,因为被子叠好就是方的,用方的袋子能更好的利用空间。
既然袋子已经做好,李孟羲自然要试试。
李孟羲把捆的跟炸药包一样的被子往袋子里放,柳氏很有眼色的帮着撑着袋子,一放尴尬了,袋子缝的小了,被子放不进去。
见李孟羲面有失望之色,柳氏一下就慌了。
“俺回去拆了重新缝……”柳氏偷偷看着李孟羲,忐忑无比的说着。
“不用拆了,多费事啊,再剪块布做得了。再缝的话,记得缝大一点,得能放得下两双被子。对了,袋子缝成方的,长的,上边的敞口那里,缝一个可以掀起来的布片,这样往下一放,口就盖着了,不会进水了。”
怕柳氏理解不了,李孟羲皱眉把前世那种翻盖书包的构造给柳氏画了简图,有了简图,一目了然。
柳氏一看就明白了,李孟羲只接过四根背带,那个连一个被子都装不下的小袋子,让柳氏一并拿回去了。
经由此事,让李孟羲明白了标准化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