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营新的任务下发了,一个是找几根细长的木棍,用来当旗杆。
另一个还是找一些木杆,在木杆顶端,做出可以插火把的木架,而且木架上还要有能防雨的挡板。
李孟羲的副官鲁犁,其现在很大一部分精力都被管理工作给牵制住了。
最麻烦的是木匠营做杂活的木匠们,因为杂活不常有,且有了活也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分到活干,干杂活的木匠又是领“基本工资”的,不像板车工匠那样是计件的,每做好一辆板车就有赏粮。
为了保证公平,保证木匠们工作的积极性,李孟羲想出了一套很公平公正的轮换法。
即,有杂活儿来了,负责干杂活儿的木匠们轮换着来干。
因为要轮换,鲁犁就要负责给几十个杂活木匠安排活计,几十个认,要记住这些木匠,活干到谁了,谁还没干,让鲁犁开始有些力不从心了。
李孟羲已经诸事缠身,每天忙的不行,现在被李孟羲影响到,连副官鲁犁也开始忙的不行,由此可见,李孟羲下辖的几个部分,爆发出的力量越来越大。
越来越忙,说明需要干的活越来越多,说明义军越来越依赖木匠营的后勤保障,同样说明木匠营在军中越来越重要了。
需要由木工来完成的工作,不需要李孟羲亲自参与,有那么多技术精湛的木匠,并且还有鲁犁盯着,做个火把架子而已,哪里难了。
鲁犁和木匠们开始做两样东西,李孟羲来到了妇孺营,妇孺营也有技术人才的,就是那个以前是给达官贵人做衣服的绣娘柳氏。
柳氏到底是不是给达官贵人做过衣服,还是两说,但是柳氏的绣功李孟羲见到过,纵然是李孟羲不了解针线活,但见了柳氏缝制的行军袋,针角齐整细密,几乎跟机器缝都差不多了,李孟羲也觉得好。
李孟羲找到柳氏的时候,柳氏正埋头在缝袋子,同车好多妇人也在缝袋子,关羽需要携行具,一套携行具至少需要一个防雨水的装被褥的大袋子,关羽部现在八百人,至少需要八百套携行具,至少要八百个袋子。
靠绣娘柳氏一人,八百个袋子,得缝到猴年马月去了。
所以,李孟羲就把任务分给了妇孺营的妇人们。
现在和绣娘柳氏一起缝制袋子的妇人有九个,要不是针线不够还能找更多的人一起缝。
行军袋是用涂了桐油的废弃帐篷的帐篷布缝制的,具有防水的功能,缝制的针角处,缝痕应该埋在袋子里边,并且针角一定要密,不然雨水会慢慢渗到里边。
针角稍大一点,防水性能就不够好了,为此,李孟羲不得不把品控流程也加入进去,由柳氏验收妇人们缝好的每一个袋子,然后,亲自抽验,抽验的方法是,用水淋在缝口处,看有没有水渗进去。
如果水渗进去,就是不合格的。
按照李孟羲在木匠营和民夫营已经验证过,并且效果很好的激赏方法,可以用口粮来激发生产潜力。
奖赏的最低额度,是保证每三天,能让人多吃一顿饱饭。
也就是三天赏一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