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比石灰生产的流程稍微麻烦了一点,能烧制石灰的地方,就能烧制水泥。
相较于石灰的生产流程,水泥生产的过程,原材料多了粘土,不知粘土和石灰石哪个价钱更贵一点,按李孟羲所想,粘土应该更便宜。
石头不好开采,而且不好运输,挖粘土比开采石头容易的多,粘土运输起来也容易。
因此,单从原材料来考虑,生产同等重量的水泥,材料成本比生产同等重量的石灰还便宜一点。
就是不知道,烧制水泥和烧制石灰,哪个工艺流程所需的温度条件高。
如果煅烧水泥需要的温度太高,那么会有一些体术上的难题,并且会增加生产水泥的燃料成本。
水泥煅烧后,需要把料研磨成粉末状,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人力成本。
汉代的研磨工具,李孟羲首先想到的是磨盘,一想到磨盘磨面的那个速度,李孟羲就觉得不太可行。
研磨水泥料肯定不能用石磨磨的,太难了。
水泥熟料又不怎么硬,硬度和石灰块类似,或许,可以直接用人工砸的方式,先把大块砸成敲碎,然后用骡子拉着一个石滚子,碾压麦子一样,把水泥料给碾成粉末。
这样,效率快多了。
八字还没一撇,李孟羲就自己脑补完了生产水泥从头到尾的全部细节,李孟羲猜测,水泥的生产成本会比石灰高一点,但也高不了多少。
哪怕一吨水泥,比石灰贵上五倍的价钱,用来修路依然很划算。
正想着,眼前突然出现了一只小手在晃,李孟羲回过神来去看,弟弟正瞪大着眼睛看着自己。
“哥哥你在想什么啊?”弟弟好奇。
“水泥。”李孟羲笑了一下回复到。
“奥。”弟弟一副听懂了的模样,“啥事水泥吗?”
弟弟小脸上尽是疑惑。
“水泥就是……就是,哎呀,说不清了。”李孟羲直挠头。
李孟羲教育弟弟,要多问问问题,比如太阳为何东升西落,为何果子是朝地上掉而不是朝天上飞,还有河水为何从高处往低处流,等等,多去思考为什么。
小孩子三观未形成,耐心引导,一切皆有可能。
李孟羲的教育得见成效,弟弟真的变得善于思考了,整天问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很多问题,李孟羲能回答个大概,同样有很多问题,李孟羲也听的一脸懵逼,还有些解释起来太麻烦的问题,李孟羲干脆说不知道,同时鼓励弟弟好好学写字,长大去探究天地之间的无穷奥秘。
李孟羲自认当不了科学家的,对事物和自然旺盛的好奇心,早就在繁琐的书山题海之中,被消磨的一干二净。弟弟或许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