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庭,朝庭在哪里?天高皇帝远着呢。”书办慢悠悠的晒笑道:“难不成你还想去告御状不成?”
宋君鸿倒也不是不敢去告御状,假如可以的话。但就算能告又怎么样?唐阿水早就处斩了,李氏也一定会伤心的寻短见,与事何补?
“不用告御状!御史们自会把这里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转呈给有司,落实后再酌刑问责。”史福突然接口说道。
“御史?御史又怎么会知道我们这个偏远地方里的芝麻小事?”书办有点不大相信他的话。
“因为我会告诉他们。”史福抱着胳膊,含着笑说道。
“你又是谁?”书办疑惑的问道。
“我只是一个老管家”,在书办轻蔑的神色刚刚露出来时,史福紧接着又昂道说道:“但我家主人是当朝御史台中的侍御史知杂事史灵松史大人。”
有宋一代的监察机关,都是沿袭的唐制,中央设御史台,下设三院,《宋史?职官志四》说:“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御史台设有御史大夫和御史中丞。御史大夫名义上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但宋初不除正员,只作为加官,授予其他官员。检校官带宪衔的,有检校御史大夫。北宋元丰年间改官制后,一并除去。因而御史中丞便成为御史台的真正长官,称为台长;副长官是侍御史知杂事。御史官的职掌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上至两府宰执,下至一般小官,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
宋君鸿甚至听说,按朝庭规定,谏官每月要向皇帝报告一次,这称为“月课”,不完成任务量还不行。他们可以把平时随便听到的一点情况就向皇帝报告,不必是否有据,当时称为“风闻弹人”。既便奏弹不实,谏官顶多捱两句训斥,也不必为此受到其他的惩罚。
所以说,御史们虽没有职能直接插手指导地方上的案情与公务,但向皇帝和高级有司告状却是再明正言顺不过了。
而史灵松今年年初刚提升的侍御史知杂事,那就是这帮御史团队的二把手。虽然谈不上位高权重油水厚,却是任谁也不想轻易得罪的人物。
书办可能不知道史灵松是谁,但侍御史知杂事是干什么的他却不能不知,不能不怵。
于是他又刻变了幅脸色,笑着打揖赔罪道:“罪过,罪过。小人不知是上官府上的管家驾临,请稍侯片刻,小人立刻就进去通传。”
说实一溜烟小跑就进去通报了。
看着书办紧张狼狈的模样,围观的百姓立时一阵哗然,这种事情必竟很是少见,不仅对着史福的背景交头接耳的议论开来,互相打听着这个“遇事知啥事”倒底是个什么样的官儿,能把衙门里一贯翘着下巴走路的书办吓成这样?
韩书俊嗤笑了一声:“一群土刨子,要是把我家的名号亮不出,还不吓得他们尿裤子?”
宋君鸿目瞪口呆的看着史福倨傲的面色,心想都说宰相门前七品官,今天我才算亲眼见证了这句话,想不到一个侍御史知杂事府上的官家也可以在地方官员面前这么气派。
又想起当日在坟场里史福转述的他家主人禁止他们借官势干扰地方政务,心道幸亏还有如这个史灵松这般知道约束仆从的官员存在,不然若是任何一个高官都放纵自己的子侄家仆到地方上去生事,那还不天下大乱了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