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很难死人,剥夺对方工业体系,无法生产宇宙战舰,那么这个势力就相当于废了,而连光速级别的引擎科技都给锁死,那就相当于被流放到了南极洲去过原始渔猎生活了。
所以银河系每次战争都大规模损失人口,全身都再生的医疗技术,自古就有的各种版本的人类安全协议,也可以叫人权公约等等之类的,真正战死的只是极少数,%失去的人口都是逃亡河外去了。
直到银河帝国统一,开始“闭关锁国”,离开银河系得拿证之后,这种人口流失才算是有所好转……
所以这个X行星上的人类,既然是银河系人类外型,那么他们就是银河系流亡者的可能性最高,那么跟他们进行交流是迟早的事情。
以前是没有接触的意义,现在则主要是为了获取资源,自己慢慢从头搞发展,到突破信息屏蔽,回归宇宙,那要花费的时间有点太久了。而混入本地土著进行交流,搞到先成品铁、铝、黄金、白银之类的金属元素都是好的,能大大提高纳米制造机的生产效率。
而说到效率,现在最大的掣肘是发电机的效率,由于随身发电机使用的是温差跟电势原理,捕获空气游离电子收集起来。依然是拳头大小的一个金属块,电路、功能部分都是原子内部结构。
而肉眼看到的基本外形,展开后就是一根金属丝线连接的两张金属薄片,一张是直径一米的大薄片,一张则是巴掌大的一个小薄片。
这种随身发电机,是在行星系内的太空中使用的,捕获恒星释放的能量、太空电子,获得电势差。在星球上来用,效率就降低了很多,大片朝向太阳声温,小片在太空中时,随便找个什么物体挡住、包裹起来,例如玻璃镜子之类。
这是利用塞贝克效应,两种不同材料之间温度差异造成的电势差而产生的热电现象……白莫邪地球时代就已经有这种温差杯子了,杯子底部一个螺旋桨,杯身内壁上下部分不同材料,倒入热水之后,温差带来的电势差驱动电机,螺旋桨就能转起来。
21世纪时之所以还没有广泛应用,只是由于效率太低,温差电动势不足,材料得超导才能勉强实用,成本太高,不如光电效应发电板。
未来就不一样了,材料问题轻松解决,纳米工艺制造出来的导体,可以产生足以满足日常应用的温差发电机了。
那么暴露在直射下的大片就会获得超高温,而包括起来的小片,则是维持宇宙本身超低温,温差之大,足够供星屋自我维持永动下去,如同戴森球一样,只要恒星不灭,就有无穷无尽的能量。
白莫邪其实一直想玩玩这种看起来就很精密的小机械设备,男孩子嘛,对于电子产品没有抵抗力,但玩归玩,具体应用场景,一直是没有的,毕竟他太空旅行都是宇宙战舰,对变引擎提供着无线无限的电力。
但现在他就能好好用用随身发电机了,只不过山顶跟山沟里,温差最多也只有5摄氏度左右,还是大白天的,这里的山实在太低,过去7个小时里只发了200度电,完全不够纳米制造机用的,还要用来生产食物。
电力就只能省着用,这里山头多,但都是矮山。不管怎么说,要发展,就得开荒出一片自己的基地来,目前白莫邪临时据点就山头的这颗大树。
睡了7个小时后,跳下树来,检查发电机电量,纳米制造机进度,查看料理机对食材的分析结果。接着是计算行星各项天体数据,根据星球自转速度来看,本地时要比银河帝国时制慢上一些。
然后根据星期磁场确定了南北极,接着按照左西右东的习惯,这颗星球跟地球的自旋方向是相反的,所以这里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并且按照地理规律,由于自旋的关系,大多数河流是西向流淌的。
白莫邪感觉该进食了,于是花了十来秒,一路跳下山沟把一公里外的发电机小片给捡了上来,将之靠到料理机上,为料理机供电,让其开始生产生物高能微粒。
每个时代都会有电源插座接口标准,人类老早就开始无线覆盖供电了,就是最基本的磁生电电生磁原理,星球电源基站聚集电磁,广播电磁场,由于电磁场传播速度是光速,几座基站就能完美无延迟覆盖一颗星球了。
然后带磁场电机的耗电单位,就利用磁场产生的电势差,来获得电流供自身使用,大气圈内基本交通工具,悬浮车就这么飞起来的。
所以随身发电机的“供电接口”是无线的电磁场供电模式,然而现在的电量根本不足以维持任何可利用磁场,所以为了避免额外消耗,白莫邪已经把无线供电模式给关掉了,换第二种供电模式——接触供电。
自从电开始被人类利用以来,就有“触电”这么个概念,所以就算负责收集电子的小片端,不广播电磁场了,但只有拿着耗电设备触碰到它,那就可以直接使用里面的电。
那么人随便碰,会不会被电死呢?当然不会,未来什么年代了,看似金属块其实都是带智能的,人体接触到就会直接屏蔽。
白莫邪为了省电,也就一开始给动力装甲的主设送去了一度电,就关了无线供电模式。他一开始想着的是需要积攒电子,到能充满一个供能包,有动力装甲,哪怕是动力服,那自己也能在这个世界横着走,一人统一全世界了。
但7小时后的现在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往供能包灌电子,并不是有电子就行了,首先就是有一个阈值、一个门槛,起步是兆瓦,其次是电压要求是成几何倍数上升。
在银河系,多文化场合,供能包也会被称为电力包、电子罐、能量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