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明杀> 第16章卫生行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卫生行动(1 / 2)

颖水发源于河南登封的嵩山,水量充沛,支流众多,是淮水最大的支流。即使是在这干旱的时节,也依然川流不息。

许州以南,某处密林中的颖水小支流。

阳光下,一群赤溜溜的汉子们正在清澈的河水中欢快的嬉闹着,盛装着淘米水、草木灰等这些穷人清洁利器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容器摆满了他们一旁的岸边。

一把被打磨的还算锋利的破剪刀被坐在岸边晾晒身体的人们不断传递着,被剪下的弯弯条条的指甲在岸滩的草丛间撒落的四处都是。

在阳光所能照耀到的一些空地上晾满了各式衣服以及各类布、皮制品,被洗刷得干干净净的马匹、骡子和毛驴也难得的在林中悠闲的吃着青草。

仅有的两口大锅始终在沸腾着,只不过里面却不见米、面、肉和野菜,而只有衣物和布匹。

当然,这些衣物和布匹在被投入锅中之前已经被洗涤过了,甚至还在混合有野菊花、蒲公英等具有驱虫杀菌作用植物的水池中浸泡过一段时间,但它们还是要在锅中再被煮沸一会儿,然后才能拿到阳光下去晾晒。

其实,绝大多数明军士兵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停下来一天专门搞这么一次大清洗,这些大多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士兵们甚至也从未觉得他们自己有多脏。已经经过了好几条大小河流,脸也洗了,汗也擦了,他们实在想不明白还需要再如何更加干净?

很多人最初都以为这不过就是为了歇一天的脚。

但当赵进命令用宝贵的大米去搞出大量的淘米水后,所有的明军士兵才意识到所谓的清洗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因为即使是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士兵们在生活中用淘米水也是很仔细的。

米淘的次数越多,产生的损耗就越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普通的劳苦大众们在淘米时一向是遍数能少就少,淘米水的出量自然也就很少,即使这样,大部分淘米水还是会被用来喂鸡喂鸭,以防浪费。

而且,大量的淘米水还意味着要大量用米,并且是远远超出他们一天吃食的用米量。

虽然赵进说会把那些超量淘出来的米做成饭团,并做为未来几天的吃食,但几乎所有的士兵仍认为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浪费。

此时,明朝的人们并不是不重视洗浴,很多读书人甚至会一天一浴,面向城市平民的澡堂子更是早在宋朝就已经出现,并且他们的这些士兵还大部分都是湖广兵,而非来自缺水的西北。

可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劳苦大众们来说,他们其实还是很少进行全身沐浴的,或者说极少进行非常精细而全面的洗浴,更重要的是他们大多非常不适应在大庭广众之下集体光屁尼。

至于用开水去煮衣服,那就更闻所未闻了。

因而按照那繁多的要求冼浴全身并还要接受面对面的检查,甚至还会触碰并接触自己身体的各个零件就更让他们普遍费解甚至有些抵触了。

很多明军士兵不免议论纷纷起来。

但在这个问题上,赵进、史明、李盛才等所有异时空的来客们却第一次罕见的没有产生任何分歧,所有人全都严肃而坚决。

他们已经都受够了肮脏和那些该死的小虱子。

本来许州附近还远称不上安全,他们应该再往南多走走才会更加稳妥,但已经没有人能忍受得住了。

卫生状况的低劣给这些现代人造成的打击之强烈几乎已经快堪比死亡了,尤其是那3个女的更是崩溃的就差造反了。

只是,他们设计的卫生要求对绝大多数明军士兵而言却是有些过于繁琐,甚至不以为然。

沸水煮衣服导致原始染布工艺产生的严重掉色是一个麻烦,只有两口锅让效率提不上来也不算严重的问题,异世客们发现他们居然要盯着甚至教导这些明朝人才能保证他们会把自己完全搓洗干净。

而洗衣服这种对大多数男人们来说天生能糊弄就糊弄的事就更令人操碎了心,甚至连大部分负责监督检查的什长们都在消极怠工。

赵进、李平和史明等人不停的咆哮甚至拳脚相加也就不可避免。

但并没有明朝人因此炸毛或产生剧烈反应。

经历了那么多,这些在他们看来虽然不正常甚至有些变态,但并不是要他们的命,又还能够比较容易做到!所以并非不能忍受。

而且这还是一个难得的轻松时刻。

当没完没了的怒吼和斥责终于停歇时,当所有的流程都已得到反复不断的检查确认后,一切也就只剩下了按部就班,赵进等人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而不用那么紧盯了。

终于把自己也洗完的李平坐在林子深处的一个水潭附近惬意的摸起了自己终于光溜的下巴,虽然已经精疲力竭,但混身的清爽还是让他感到了久违的愉悦。

剃光下巴上的胡子这种事,他犹豫很久了。

不喜欢留胡子并不仅仅是因为曾经长年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最主要的是他知道当年被强制养成这种习惯就是为了有利于保持卫生。

美中不足的是,他不得不继续保留上嘴唇不多的胡子以及长长的头发。

没干彻底是因为他真的不敢!

这是一个只有太监与和尚才会不留胡子的时代,即使是他还没到这时代22岁才开始蓄胡子的年龄。

但这是军中,胡子是成年与勇猛的象征。剃剃下巴上的也就算了,可以被看做是养更黑更硬的胡子,他要把上嘴唇的胡子也剃光了,肯定就会被当成小屁孩了。

为什么胡子这么重要?

那是因为中国的汉人在清朝以前是有留胡须传统的。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满脸大胡子或是胡子从来不修剪,但胡须飘飘、可以信手抚须却是人们的一种普遍审美。

事实上,中国的汉人不留胡须开始于1645年清朝的“剃发令”。

关于剃发令,大家都有所耳闻。但在剃发令之中,却包含了一个很多现代人并不了解的小项目,即胡须也需要剃,而且规定还很细。

即:下嘴唇胡须要全都用镊子镊去,上嘴唇左右十余根。简单一点说,就是下嘴唇要光洁,在上嘴唇左右留十余根,形成稀松的八字胡,中间的也要用镊子镊掉。

这和我们在清宫戏里看到的很不一样,但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这一状况,直到清晚期社会不断发生变革才有所改变,部分中国人才又开始慢慢的留起了胡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