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此来就是给马世龙要兵的。两个单位同住一地,也好有个照应。还有就是划拨军营和办公地址。现在开平中屯卫的指挥使和大多数军士都调到广宁去了,正好空闲好多营房。马世龙陪着熊廷弼转了一圈,随即按照熊廷弼的吩咐办好了交接。这下袁野手里有兵了,也有了两处大院子。办完交接,住了一晚熊廷弼立即去了辽东。随行的官员先支付给了袁野10万贯宝钞的军备司开办费。袁野先代毕懋康收下。毕懋康是文官身份,明朝以文制武,其有对军备司绝对的控制权。崔应元也顺势要了一处院子自用。马世龙当然要把最好的院子腾倒出来了。锦衣卫岂是哪么好惹得。分派完毕,崔应元立即派了五名锦衣卫军士住在袁宅的前院,履行保卫袁野一家的职责。
钱又多了,袁野现在盘算着该如何花钱了。之后两天的时间,袁野用来接受安置300官兵,毫无疑问,这些兵都是老弱病残。瘸子里面选将军,本着选小不选老的原则,他还是选出来了60人组成一个常备队,进入常备队的军士将不再种地,可是每月可以得到一贯钱的补贴。这样加上卫所兵本身一月有500---700文钱的固定收入,其就和招募的“南兵”,有同等的军饷了。之后他又将剩下来的240人分成三队,80人一队,要时刻保有一队处于军事集结训练状态,10天轮换一次,每人每月(其实是9—10天,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补助训练生活费300文钱。常备和轮训人员,集中用餐,集中住宿,每人每天生活费补助10文钱。这个标准虽然不高,可也是能够保证吃饱饭的。袁野这样做,当然很是博得这些军士的赞扬。一般的卫所兵除去出去打仗,每月只有固定的500---700文军饷,有时还要受到长官的克扣。虽然平时的训练不多,可是训练时的吃食都是全部自备。
卫所兵吗,平时种地,战时上战场。既然是种地,那么农地自然就在附近。袁野召集几个军士打听了一下,自然有在古冶附近种地的。袁野于是委托他们传话给后世古冶中心区和赵各庄的农户,说其有意要收购他们的土地。如果他们肯出让土地,那么,这些人家的青壮年,过年后他会全部聘用,每月三贯钱的薪水。如果其不卖地,他以后就不会聘用。当时一般城市的佣工价格是每天30---70文,农村更低,袁野出这个价格就是高薪了。如果牵线收买土地成功,袁野还许诺一亩地给200文的中介费。这样,自然这就不算强买强卖了。明朝法律规定,强买强卖是违法行为,是要治罪的。一听这条件,军士们自然是乐于传达了。调理好拨给的300军士,明确了一名千总,四名把总,一名司务管理伙房,让其各负其责,第三天,袁野带着两名军士又去找石炭矿掌柜段安了。他要尽快把几个石炭矿坑盘下来,积存石炭,为开春后烧制粗瓷准备燃料。
见面先寒暄几句,“段掌柜,说和的怎么样了?”袁野开门见山地问。
段安没有答话,而是盯着随袁野来的一个军士发话了。“小喜子,怎么是你?”原来段安认识袁野带来的人。
“段叔叔,这位是俺家参将老爷啊!”小喜子赶忙上前打招呼。原来这个段安也是卫所的兵。他开石炭矿坑,当掌柜的,原来是他妈的第二职业。
一听是参将老爷驾到,尼玛,一个卫有几个参将啊!按照标准,一个卫,有卫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军衔总兵;指挥使同知二人,从三品,军衔副将;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或者从四品,军衔是参将。可是一个卫,是要管3—7个所的,所下还分有几个堡。这段安只是一个小旗,也就是管几个兵,小旗上面还有总旗,他连个把总都不是。参将啊!好大的官啊!段安慌忙跪下给参将老爷磕头。
袁野抬手平和地说:“免礼!起来吧!”
可是,这个段安却不敢起身了。咋地了!因为他的矿坑里,几个挖石炭的,都是他手下的兵。用自己手下的兵,给自己无偿干活,虽然是卫所的潜规则,可是,毕竟违法。段安怕啊,怕是新来的大官微服私访找他的茬来了。“谢参将老爷!请治属下之罪。”
哎,你何罪之有啊!袁野一愣,很是不明白段安犯了何罪。可是,自己又不能明说。要是下属都知道自己有罪了,其上级却不知道下属所犯何罪,罪在哪里,那不是个大笑话吗?袁野微微一笑,有了!“我是新成立的经略使司军备司的,住在这里。咱们分属两家,你犯罪不犯罪与我何干!起来吧!”袁野这话说的,太随便了。真是个好官啊!
“谢参将老爷!”段安站起来,心里依旧是惴惴不安。
“我托你办的事如何了?”袁野开门见山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