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国祚永昌> 024章戴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4章戴云(1 / 2)

袁野一看就猜中了崔应元的意思啊!也是,自己让茅二货那厮获利太多了。好像自己一沾边的事情,就会发大财的。“这样说吧,此矿石有三个用处,一是和石墨合在一起,造一种可以在纸上写字的‘笔’。二是加入黄铜(铜锌合金)和锡,混在一起,很耐摩擦,可以做‘轴’座(轴承)。三是,加入铅,做成活字,代替目前使用,价格昂贵的铜字。忘记了,还有一条,在火铳铅子中加入这种东西,能够增加铅子的杀伤力。你想啊,火药喷出时,铅子受热,个头就大了,这东西呢,受热之后,反而个头小了。个头小,重量大,就意味着射得更远,杀伤力更大。这东西啊,就是这么奇妙。我想弄来玩玩。”袁野基本上是实话实说了。从目前看,主要这几项用处。冷水江锡矿山是在明末清初发现的。现在已经是明末了,袁野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被发现。锑当时被误认为锡,称“连锡”,故名“锡矿山”。其实锑还有一项用途,袁野忘记说了,那就是制造安全火柴。不过,袁野是不会做这个的,有了加铈的打火石,之后再弄出汽油,一个打火机可比火柴方便实用多了。不管火柴安全与否,这一关他是决心要跨过去的。也许,因为他的穿越,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安全火柴出世了。

崔应元一想,这桩生意远没有代销千里镜来钱快且爽,就没有再追问。

崔应元默默地走了。袁野却陷入沉思,怎样打造自己的一支嫡系队伍呢?这支队伍必须要对自己忠心,技术创新倒用不到他们,可是对外贸易和做生意、管理企业的本事却是必须要拥有的。虽然姜杏家里兄弟亲戚众多,可他们都是农村娃啊,又识字不多,短时间内难以挑起大樑。高层次的人才,只有外聘了。崔应元就是他看中的第一个。毕懋康是进士出身,不可能屈居自己之下的。明朝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中了进士的人,都高傲的很,和举人、秀才相比,那是差了一个大层次啊!也许举人出身的孙元化、宋应星能行的。不过,毕懋康的两个侄子,毕登辅、毕登翰、徐光启的外甥陈于陛,熊廷弼的儿子熊兆珪,熊兆琏,孙承宗的几个儿子能招揽过来。通过他们可以和这些大腕扯上关系。可是,他们一旦出事,自己也会被挂个趔趄啊!再想想,徐光启、毕懋康、孙承宗在历史上倒是没有倒大霉,就是这个熊廷弼不行。只是自己这次已经帮助熊廷弼将这一大难躲过去了。他以后还会有什么难吗?这个可难说啊!他性格刚直,又爱率性而为,不徇私情是出了名的。这个人呢,是内外皆方,这个可就要得罪人了。也是,他是文武双解元啊!也就是是湖北文武乡试的第一名。此人就是有牛逼资本啊!他今年才53岁,谁知道他以后会惹出啥麻烦来?唉,能帮就帮他一点唠!

再来说另一头,毕懋康为了争取在朝廷年关休沐前得到购买铜料的批文,亲自去了京师。当然了,要先去户部。户部一审看,就推到了兵部。兵部呢,一看是制造冶炼设备之用,就推到了工部。这事应该归工部管啊!咦,也是巧,在工部等候召见的时候,遇到姜兴旺了。

“小三,你咋到这里来了?香楠的事办得咋样了?”是啊!姜兴旺兄弟排行老三。毕懋康今年都快50岁了,姜兴旺才20刚出头,老毕是有资格这样称呼他的。当然了,他和袁野是同事,又很尊重袁野,他是不敢如此称呼袁野的。而姜兴旺就不同了。

“哎呀,毕大人啊!你可真是我的救星啊?是这样的,到了通州,我只买了很少的香楠摽子。是锦衣卫的戴总旗说,万历年间,京师修几大殿是用了不少香楠和金丝楠的,说不上留下什么料头的,我俩就来了!”姜兴旺唠唠叨叨地说。

“这个倒是实情!贺太微(盛瑞)主持营缮司时很会算计,说不上,他还真会留下这些废料。等等吧,我一起给问问。”制造千里镜虽说不是他份内之事,可是是他的同事袁野的事情,碰到这事,他当然不能推诿。

工部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四个司,其实没有一个司归口管机械设备制造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前所未有。再说,他们以前都是玩的土石木头,这用铜制造物件,嗯,有过,也就是大门上的铜钉。工部尚书王佐倒是很负责,把军器局、柴炭司、杂造局的大使费了半天劲都叫来了,同毕懋康一起商议这是咋办?王佐对于这事还是很热心的。毕懋康于是把袁野的炼焦炭,附带提取煤焦油的设想叙说了一遍。

“这焦炭冶铁用处大啊?可我从没有听说这样炼焦的?”王佐不解地问。

“袁威霆说,以往冶铁用的焦炭严格说应该叫‘兰炭’,只有用他这个办法炼得才叫焦炭。再说,这附带提取出来的煤焦油有大用,能改进、提高火药的性能。炼兰炭太造坏石炭了!不能充分利用。还有,用这个办法还可以收集炼焦时排出的废气用来做燃料炼焦。可谓一举三得。因此,他要下决心办成此事。他宁可要用自己的钱,也要办成这事。”毕懋康说着说着眼睛都红了。袁野为了国家、为了军队的一片忠心令他实在太感动了。

“那就这样吧!工部同意。只不过,毕大人,这千里镜?”王佐要提条件了。

“这个我知道。袁威霆也说过,营缮司、都水司,都会用到千里镜,特别是河槽总督那,只要你们拿到兵部的批文,尽管去提货就是。保证优先供给。”毕懋康痛快答应了王佐提的要求。很快,工部这一关就过了。毕懋康接着又提,看看营缮司的库房有没有楠木小料,是用来造千里镜镜筒的。王佐很好说话,立即把营缮司郎中叫来,果然叫哪个锦衣卫的戴总旗说对了,废料库房还确实有,并且很多,工部愿意无偿供给。毕懋康、姜兴旺俩人一嘀咕,既然人家大方了,咱也不能小气啊?毕懋康当家了,姜兴旺从挎囊里取出来一只千里镜,递给毕懋康,转交给了王佐,“嗯,这个就送给营缮司,做个念想吧!300贯钱啊!这楠木小料今天俺们是买贵了!”

王佐高兴地接了过来。很大方地说:“毕兄,以后军备司有事尽管来,工部保证大力支持,无偿提供帮助。”

“好好,以后还会叨扰周大人,下官告退。我还得去兵部。”毕懋康转去了兵部。姜兴旺留下。第二天,姜兴旺雇了四辆马车,才把所有的楠木小料装完。也就是贺盛瑞啊,会过日子。这和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竹头木屑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贺盛瑞真不愧为建筑管理的大家啊!

毕懋康到了工部,办事还算利索。兵部尚书张鹤鸣虽然和熊廷弼很不对付,可是随着王化贞的去职,还有其正得皇上的恩宠,他也不敢太过难为毕懋康。毕竟,千里镜的分配权让兵部很是威风。

既然工部兵部都同意了,户部能有啥说的,立即放行。无非就是以宝钞换铜锭而已。等拿到户部的批文,春节就到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