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怀瑾在寒风中,拆开了第二个盲盒,很有缘地,正是苏怀瑾之前在样式图上看到之后就特别在意的奖杯。
迷你浓缩版。
奖杯底座上的小字部分,还清晰地写着“苏怀瑾小朋友”的字样。
“你不会找到我的奖杯了吧?”苏怀瑾惊喜极了,他在路灯下举着那个迷你奖杯,笑得开心极了。这是他决定努力成为一个让祖父母骄傲的好孩子的开始,也是他……
“我把你的自信还给你。”霍握瑜接上了苏怀瑾的话。
是的,这个奖杯是苏怀瑾所有自信的源头。
拥有苏遮那样一个爹,又拥有二房那样一堆心肠歹毒的极品亲戚,哪怕苏家当时还算有钱,祖父母也很疼爱苏怀瑾这个嫡子长孙,但苏怀瑾还是从小就缺乏自信。他的不自信来源于所有人不断地对他说“你有那样一个父亲,你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你和你爹真是一个德行”“我不明白爸妈为什么要对那个小崽子那么好”。
无端的嘲讽与言语间流露出的不屑,让本就心灵还很脆弱的苏小瑾,几乎快要直不起腰来。
但这还不是他最大的压力。
他真正的压力来自于祖父母与父亲之间的矛盾。
苏怀瑾几乎很少能够看见祖父母和父亲同框,因为只要他们在一起,只有前五分钟能保持和平,接下来肯定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爆发争吵,家庭大战一触即发。
苏怀瑾只能呆愣在中间,看着父亲与祖父母不断地争执,感受着自己的无能与不知所措。
他实在是太小了,小到在被吓到之后,根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争端。他只能用哭,来平息让他害怕的一切。
但正是他的哭,反而成为了二房继续贬低他的痛脚。他们说他软弱,说他无能,说他没出息到只会哭。可他只是个刚上幼儿园,才三岁左右的孩子啊,他能怎么办呢?
他好像真的要如二房所愿,成为一个懦弱好欺的孩子。
但这个奖杯,它改变了一切。
苏怀瑾充满怀念地摸着手上的迷你小奖杯,眼前浮现出了那个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大奖杯。他和霍握瑜一边往老宅走,一边说:“从小到大,我最幸运的就是,在每一个学生阶段,都遇到了一个很好很好的老师,她们称职又美丽。”
苏怀瑾上的国际学校的幼儿部,每个班上只有七八个小朋友,却有两到三个老师照顾。
“一个男老师,一个女老师,还有一个生活阿姨。”
这个奖杯就是生活阿姨,在苏怀瑾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奖励给他的。因为他是班里最乖的小朋友,不仅在与父母分别的时候不会哭闹不休,还会帮着老师一起哄其他号啕大哭的小朋友,也是最早最快融入集体,开始积极学习的小朋友。
至少当时的阿姨是这么说的。
“现在仔细想想,我以前那么胆小,又怎么会主动哄其他小朋友呢。”苏怀瑾对于自己的幼儿园阶段其实基本已经是没有什么记忆了,他甚至都不太记得生活阿姨长什么模样,只记得她鼓励他时温柔的声音与优雅的动作。
“我当时真的太小了,小到对老师和阿姨的话深信不疑。”
那样的鼓励,好像真的给了苏怀瑾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他试着想要去相信自己也没有那么不堪。特别是在他把奖杯拿回去给了祖父母之后,他们惊喜的样子和逢人就夸的举动,都让苏怀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鼓舞。
他真的积极融入了他的幼儿园,去主动帮老师照顾其他小朋友,也开始想要学习了。事实上,苏怀瑾对于奖杯、奖状一类代表了肯定的荣誉,都产生了一种神奇的热爱。
这也是苏怀瑾会一次次参加奥数比赛的原因,他喜欢收集那些赢来的奖杯。
可惜,在祖父母去世后,苏家老宅变成了二房的,苏怀瑾的房间一夜消失,他的那些可以让祖父母如此骄傲的奖杯、奖状,都不知道被二房扔去了哪里。苏怀瑾当时也顾不上和二房索要攀扯这些,虽然它们对于他来说是如此重要,但在别人眼中,那大概就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废铜烂铁。
“不!
“它们不是。
“它们很重要。”
霍握瑜打断了苏怀瑾起伏严重的情绪,他郑重其事地看着苏怀瑾的眼睛,一字一顿的说道。
“它们对于我来说很重要。”
因为你对我很重要。
霍握瑜为苏怀瑾找回的不是一个奖杯,而是所有的奖杯,金色的,银色的,还有透明的,他们就摆在他们最终的目的地——苏家老宅。
霍握瑜在老宅让人专门给苏怀瑾整理出了一个陈列室,在他们前往A国的这几天,陈列室已经被迅速布置完成。
一个个透明的柜子里,摆满了苏怀瑾获得的每一项荣誉。
不仅如此,每一个奖杯或者奖状旁边,还细心地摆了一张薄薄的卡片,手写着这是哪一年苏怀瑾获得的什么荣誉,甚至还包括一些简单的描写,他们当时做了什么,大家都有什么反应。
“这,你是怎么知道的?”苏怀瑾不可思议地看着霍握瑜,他是有什么魔法吗?
霍握瑜摇摇头,不敢居功:“这不是我写的,而是你的祖父母。”
凑近看,卡片上果然是苏怀瑾熟悉的祖父母的笔迹,他们一笔一画写下了对苏怀瑾的鼓励,期望,以及对未来的祝福与期许。
“他们本来想把这些作为你十八岁的生日礼物送给你的。”霍握瑜缓声对苏怀瑾道。
苏怀瑾站在透明的玻璃窗前,在明亮的灯光下,回忆起了五光十色的过去。他终于再也坚持不住地放声大哭了起来。
“我们怀瑾啊,不比任何人差。”
“怎么会没有人和怀瑾当朋友呢?爷爷就是怀瑾最好的朋友啊。”
“怀瑾……”
“怀瑾……”
“怀瑾是奶奶的宝贝。你都不知道今天奶奶出门和朋友喝茶,有多骄傲,她们所有人的孙子加起来都不如奶奶的怀瑾,那个羡慕哟。”
因为经历过现实的冷暖,所以才会明白祖父母的这份真心有多么难得。
因为失去了,才会明白要是他们还在他身边该有多好。
因为过得太苦了,才会更加刻骨地铭记生命里难得的甜。
苏怀瑾祖父母在他的生命里的重要意义,远远超越了他那对不负责任的父母,正是因为有那样的他们,才成就了如今的他。
霍握瑜给苏怀瑾递上了他祖父母一起写给十八岁的苏怀瑾的寄语,那封信霍握瑜特意找人重新熨平了,尽可能地修复得像崭新的一样,送到了苏怀瑾的眼前。仿佛连那信上的味道,都像极了苏怀瑾记忆里代表了祖父母的气息,那是一种雪茄与女士香水混杂的奇怪味道,却会拥有令人再安心不过的功能。
苏怀瑾的手都是颤抖的,几次试着打开信封之后,才终于缓缓展开了信,看到了那上面清新隽永的字。
“不要在意陌生人说了什么,因为他们和他们的闲言碎语并不重要。
“我们知道你是怎么样一个孩子,你是我们最喜欢怀瑾。
“我们喜欢怀瑾的善良,喜欢怀瑾的认真,喜欢怀瑾永远记住的是别人的好。”
“虽然你长大之后,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但是请相信,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没有什么是能够将你打败的,除了你自己。
“还记得那年你小学一年级,有一次哭着跑回来吗?你问我们为什么你的爸爸和别人的不一样,他不会亲你,不会抱你,也不会出席你的任何一个校园活动。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我们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拥有一个这样与别人都不一样的儿子。
“但是并不需要我们想好答案,你在第二天就自己找到了。
“你在你的作文里说——虽然我没有一个尽职尽责的父亲,但命运补偿给了我更多更美好的人,我的祖父母,我的老师,我最好的朋友。”
“希望你能永远记住这些弥足珍贵的话,因为它们是如此温暖,又有力量。”
“你和你的父亲永远不一样。”
苏怀瑾哭得不能自已,当他被霍握瑜紧紧抱住的时候,仍在颤抖个不停。泪水打湿了霍握瑜的衬衣,晕染了卡片上的字迹,却没有办法模糊了苏怀瑾记忆中的祖父母。
他们永远留在了苏怀瑾还没有来得及长大的十七岁。
他们永远在他的记忆里闪闪发光。
“你送这样的礼物简直就是犯规。”苏怀瑾哽咽着对霍握瑜道。他现在对自己送礼物的水平开始有点不那么自信了,因为没有什么能够超越霍握瑜这一刻送给他的感动。
如果没有霍握瑜,这些东西一辈子都不会重见天日。
苏怀瑾也就再没有了见到它们的机会。
他甚至不会知道它们存在过。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苏怀瑾以前很不能理解这首泰戈尔的诗,直至今天,看到祖父母写给他的话。苏怀瑾才觉得自己总算明白了,这首诗不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圣母,而是在传达一种生活的态度。
面对苦难,你可以选择就此沉溺,也可以选择自我救赎。
记住那些回忆长河里值得感激的,幸运、甜美的部分,就是一场救赎。顺着河流乘船而下,谁也不知道下一站会有什么惊喜等在那里。
苏怀瑾的坚守,就让他最终等到了命运送给他的最大惊喜。
——霍握瑜。
他总轻柔又怜惜地吻在了他爱人的额头上,他说:“我喜欢你,不,我爱你,我们真的在一起吧,怀瑾。”
他比美好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