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当道家统治中国> 洛阳才子发迹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洛阳才子发迹史(1 / 2)

初出茅庐的贾谊在刘恒面前赚足了风头,深谙《左传》《国语》的他满怀着一腔热情投身于朝廷的政治斗争之中。然而,经学不仅赋予了他才华,还给他增添了书生气,贾谊不仅在思想上存在着局限性,更重要的是,他缺乏对于人情世故的领悟。

人事总是映照着天象,至少古人著史都是这样写的。

文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天象突变,本来晴朗的白日陡然间陷入一片昏暗,原来是发生了日食。半个月后,也就是当年十二月的十五日,汉朝的疆土上第二次发生了日食。

古人认为,日食、月食都是大凶之兆,尤其对于皇帝而言,身为天子,上天的变动往往就意味着老天爷的指示。日食是危难的象征,刘恒觉得,这是上天觉得他做皇帝做得不好。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刘恒在当年下诏说:

“我听说,黎民苍生都是上天生育的,因而上天设置了天子来管理他们。如果天子不讲仁德,处理事情不公允,上天就会降下灾难来警告天子。今年十一月,我大汉发生了日食,这就是上天对我的警告,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可怕的灾难了!我本是一个没啥本事的人,即位以来,弄得天下大乱,老天爷指责我,那罪责就在我一个人身上。大臣们不过是我的股肱手足罢了。我对下没有养好百姓,对上损害了日月星辰的光辉,我实在是太失德了。

“大家伙儿看到我的诏书之后,劳烦把我的过失都告诉我,不论是行为上的过失还是想法上的过失。同时,有劳大家多多向朝廷举荐贤良方正的人来辅佐我。群臣们也要各自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尽职尽责。另外,我日后要轻徭薄赋,惠及百姓。”

刘恒此诏的核心就是一道“求贤令”,希望广招天下贤能来辅佐自己,然而刘恒并不是在即位的第二年才开始招揽贤才的。正如前文所讲,刘恒在即位之后就一直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势力,好借此和中央的功臣集团作斗争。

在文帝前元元年,河南郡的太守吴公因为在当年的政绩考核中名列全国第一而获得了刘恒的赏识,刘恒又听说此人原本是秦朝丞相李斯的同乡,过去经常向李斯学习,是一位出色的文法吏,于是就征调他到中央担任廷尉。

西汉初年,一颗政治新星的发迹就与这位吴公有关。

在河南郡的郡治洛阳县,有一位少年才俊,名叫贾谊。此人在十八岁时就因为饱读诗书、文采斐然而闻名乡里,吴公在任时就因为贾谊被举做秀才而将其招至门下。如今吴公成为廷尉,自然要顺着刘恒的心意向刘恒举荐人才,贾谊就因此得到了吴公的推荐。刘恒征召贾谊为博士,也就是刘恒的随从参谋,秩级为比六百石,归掌管国家礼仪事务的太常管辖。

当时的贾谊只有二十多岁,正是血气方刚、锋芒毕露的年纪,每一次刘恒布置下来让博士们讨论的问题他都抢着回答。旁边的老经学家们还一头雾水的时候,贾谊就已经开始滔滔不绝了,弄得老人家们都很惭愧,而刘恒则大为欣喜,才一年就破格提拔贾谊做了太中大夫。虽然依旧是天子随从,但贾谊连升三级,越过六百石、比八百石、八百石三级,秩级直接升为比一千石,归属于郎中令管制,可见刘恒对其宠爱之至。

贾谊到底出色在哪里呢?主要是因为他精通《国语》和《左传》这两部书。

史载《左传》研究之流传:“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苟卿名况。况传武威张苍,苍传洛阳贾谊。”(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也就是说,贾谊得到了《左传》研究的真传。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贾谊的老师张苍在此时担任着汉朝的御史大夫,后来在文帝前元四年还拜相,贾谊的升迁或许还与他的提携有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