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袁盎只需要给出致命一击,说出一个说服力极强的理由。
恰好此时刘启问道:“老袁,你该抖搂出你的想法了吧。”
“不行,陛下,请您左右的人都先退下去。”袁盎义正词严地说。
刘启一挥手,左右侍从全都退进东厢房里,只剩晁错一人在旁。
“我要说的话,任何做臣子的都不能听到。”袁盎恶狠狠地说。
于是刘启又让晁错退下去,晁错心中把袁盎翻来覆去骂了千万遍,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地退入东厢房中。
袁盎接下来才切入正题,他说:“刘濞的公开信上写得清清楚楚:‘当年高祖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每个人都有一块封地,结果现在跳出来一个叫晁错的奸臣,擅自惩罚诸侯王,随意削减诸侯王的土地。’可见叛军要收拾的其实就是晁错一人。只要我们现在杀了晁错,再派人给吴楚军送封免除其罪名的信件,把他们被削去的土地送还给他们,绝对滴血不见就能成功解决这场叛乱。”
刘启听完后沉默半晌,犹豫不决,最后发问道:“关键咱这么做到底有没有把握让吴楚军退兵啊,只要有,我当然不会舍不得杀掉晁错来向天下道歉。”
袁盎紧接着补充道:“我是不怎么聪明,但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了。人家刘濞话说得很明白,咱既然要跟人家和好,有什么不能信任人家的呢?陛下最好还是再认真考虑一下。”
刘启最终同意了袁盎的意见,并将袁盎封为太常,让他和刘濞的侄子宗正刘通一同出使吴国。
其实这完全是个馊主意。袁盎根本没弄清楚,刘濞起兵说要诛杀晁错根本只是一个幌子,矛盾的根源在刘启那里。刘濞憎恨晁错的用心险恶,但他更憎恨听信恶人之言的刘启。
袁盎大约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想想吧,如果他的主意没能奏效,他自己也肯定没好果子吃,轻则被罢官,说不定惹毛了刘启还会让他丢了项上人头。所以袁盎敢这么跟刘启说,那明摆着是他自己也相信杀掉晁错就能平息战乱。
相较于袁盎极不靠谱的建言,刘启的对答更让人不寒而栗。这是曾经最令晁错信任同时也是最信任晁错的人啊,原来在刘启的心中,晁错的命一文不值,随时都可以拉出去砍掉。刘启只是在思考如何让晁错的死变得更有意义,这个人真冷酷,真自私。
十多天后,丞相陶青,廷尉殴(名殴,姓氏失载)、中尉嘉(名嘉,姓氏失载)一同上书刘启说:“吴王刘濞造反是大逆不道
(本章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