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汉景帝的一生,尽管其政绩并不像他父亲那样突出,但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公元前141年二月六日,刘启被葬于阳陵。景帝时代的大幕落下,唯有余辉映衬着咸阳原上阳陵的影子,见证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的远去,远处,骊歌凄凄。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十月,天有异象,日月都变成了红色。
十二月的最后一天,雷声轰隆,太阳变成了紫色,金、木、水、火、土星全都违背了原来的运转方向,向太微垣靠近,月亮也从太微垣中穿过。太微垣在古人眼中是天堂的象征,这些异象往往预示着灾难。
正月十七日,十六岁的太子刘彻举行了加冠礼,这一方面标志着太子成年了,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刘启已经对自己的生命失去了信心。
十天后,刘启去世。
刘启的遗诏讲了三件事:
第一,诸侯王以下所有要继承父业的儿子每人要被赐予一级爵位;
第二,天下的百姓每人赏赐以百钱;
第三,宫中侍女一律放出宫门送回老家,同时免除她们终生的赋税。
刘启遗诏的内容比他父亲刘恒的遗诏简要许多,没有了刘恒的那些啰啰唆唆的话固然是一方面原因,但同时,它也没有刘恒诏书那样口气诚恳,情感真挚,而更像是在走流程,做样子。帝王遗诏,多数要抒发情感并表达对百姓的关怀,而刘启的遗诏却只有三言两语,可见他对这件事根本就很不屑,至少是不重视。
一切都在说明,刘启并不具备他父亲那样相对开明的胸襟。
刘启一生出众的地方相较于他的父亲并不太多,但并不是没有可圈可点之处。
首先,在处理王国问题上,刘启平定了吴楚七国之乱,并改变了王国制度,具体来说大的措施有三点:
第一,他加大了对关东国家的敌视政策,比如遵从御史大夫卫绾的建议,禁止高于五尺九寸的马匹和牙齿还没有长平的马匹出关。削减马匹就是削减骑兵数量,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摩托化部队,骑兵往往成为战争决胜的关键。
第二,《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改变官名、削弱诸侯王国对官员的任免权、裁剪诸侯王国的官吏,这显然是为了抑制王国势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