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轻小说>妈妈是最好的老师> 第 3 部分阅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 部分阅读(2 / 2)

我说,这些都是家长自己把自己作为特权者。vivian在女儿面前其实一直扮演着一个权威的角色,因为只有权威才有资格对别人进行不间断的管制。而就人的天性来说,没有人喜欢自己眼前整天站立着一个权威,所有对权威的服从都伴随着压抑和不快,都会形成内心的冲突。孩子当然不会对这个问题有这么清楚的认识,他只是经常感到不舒服,觉得做什么事都不自由,常不能令大人满意,这让他感觉很烦。于是他慢慢变得不听话,没有自控力,不自信,笨拙而苦闷。所以,家长不要在孩子面前充当权威虽然很多是以温和的爱的形式出现。一个被管多管坏的孩子,他逐渐从权威家长手下的“听差”变成了自身坏习惯的“奴隶”,他的坏习惯正是束缚他的让他痛苦的桎梏。不是他心里不想摆脱,是他没有能力摆脱。我们成人不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吗

类似vivian这样的妈妈很多,都是在辛苦地“管”着孩子。可偏偏就是不愿意用心去理解。这里的“不管”实质上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用心“管”才是家长们永不能放弃的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指导。

第30节:为什么不“随她去”

为什么不“随她去”

有年圣诞节,丽文送了妞妞一个mp3,本意是想让妞妞学习学得累了听听音乐,还可以练习英语听力。但妞妞经常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歌,还经常上网下载流行歌曲,对当时的流行歌手歌曲了如指掌,每天盯着歌词在学歌,却不听英语。

丽文说,这样学习肯定要分心。如果是在小学,孩子这样我们也不着急,可现在是高中,时间这样珍贵,竞争这样激烈,你要稍懈怠一点,别人就会赶上来。当时妞妞在全年级中排名是三十名左右,潜力还是很大的。丽文和先生有些着急,就提醒妞妞学习时最好不要听音乐,给妞妞讲道理说,高中的作业和小学的不一样,不是为了应付完成,而是在写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和理解。

妞妞听完丽文的话,只说自己知道了,并说她自己觉得不影响学习。过了一周,丽文看到妞妞还是边听着mp3边写作业,有些忍不住了,就又去说妞妞。这次妞妞有些不耐烦了,怪妈妈唠叨,说她自己长大了,知道怎样做。丽文嘴上虽然不说,但心里总是很着急的。不光是听流行歌的事,主要是妞妞表现出来的整个学习态度的松懈让丽文有些着急。这种时候,丽文也很多次产生去“管”的冲动,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丽文和先生商量后决定,这件事不再去管妞妞,随她去吧。

丽文也考虑:也许妞妞只是新鲜,而且现在学习还不够紧张;到高三时学习更紧张了,新鲜劲儿同时也过了,她自然会紧张起来;也许是妞妞心理上有压力,用这种方式释放,她现在表现出的松懈是她进行自我调整必须经历的一种状态;也许妞妞只是迷恋音乐,很多人在青少年时期都会在某一阶段对某个事情产生深刻的迷恋,生硬打断了并不好在这一切“也许”之上。如果不是出于自觉自愿,纵然让妞妞收起mp3,她也不会因此更钻心学习,相反,心可能会离学习更远。

丽文说,在这个过程中她体会到,“不说”是件比“说”更难做到的事;孩子的行为每天都在对你的心理形成挑战,这实在需要家长用足够的理智和耐心去消解这件事。当然,时间长了,她就真正地不在意,真的忘记去管妞妞了。没注意妞妞从什么时间开始,学习时不再听音乐了,直到有一天丽文发现妞妞抽屉里,mp3装在盒子里好像很久没有听过。

妞妞考上大学后,丽文问起过这件事。妞妞说一边听音乐一边写作业确实是会分心,这一点实际上她心里一直知道,但开始时就是想听,约束不住自己。到高三时那么紧张,自己从内心就不愿有什么事情打扰学习,写作业时当然就不会再听了。看来孩子心里对什么事情都是有数的,只要有一颗上进心,有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定会进行自我调整。

我也看到有不少孩子在面临重要考试的时候,还不去认真学习,这确实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家长们只是看到孩子不愿意学习这一表面现象,而这背后却反映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孩子对学习的疲倦感孩子自身的价值观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孩子的性格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和家长一直以来不合适的管理方式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投入到学习中,就一定要改变自己平时的教育方法,用以前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因为孩子目前的状态就是长期以来所实施的“管”的一个结果。至于用什么方法管,我无法给出一个立竿见影的方法,只能说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小病小治,大病大治,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家长越要根本性地改变教育方法,越要拿出足够的耐心,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这时朋友说:“嗯,我明白了你的意思。这是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为就是为。”

人生来不是为了让别人去“管”的,自由是每个人骨子里最珍爱的东西。儿童尤其应该舒展他们的天性,无拘无束地成长。儿童是一个完美的独立存在的个体,他幼小身体里深藏着无限蓬勃的活力,他在生命的成长中有一种自我塑造自我成形的表达潜力,就如一颗种子里藏着根茎叶片花朵,在合适的条件下自然会长出来一样。家长要做的是让其自由成长,而不是在种子刚发芽的时候,就给其打着遮阳伞天天浇水,“小苗”是不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想让孩子常打架,你就去打骂孩子

打骂孩子,也许能让孩子变得乖顺,但不会让孩子成长得快乐;打骂孩子也许可以让孩子听话些,但不会让孩子变得自觉和上进。打骂孩子可能会解决暂时的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极大的隐患,伤痕会跟随孩子的一生。

第31节:别利用“爱“的名义

别利用“爱“的名义

在我国,家长打骂孩子通常被认为是不良的教育方式,受到大多数人的谴责,可这种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在很多媒体和互联网上,经常会有人在讨论:“父母要不要打骂孩子”的问题,一些人认为,“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力干涉”;“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

“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吗”如果你看了这样的事件,也许就知道,打骂孩子给家庭带来的是什么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

有一个十五岁的男孩,因为经常被父亲打骂而离家出走共十二次,每次都是外地的警察将他遣送回家。记者问他:“你认为你会不会犯罪”男孩说:“我认为我会犯罪,因为父母对我不好,我刚十五岁,打工没有人要我,说我是童工,可我要活下去,那我只有去偷,去抢。”这就是男孩的心里表白,父母的打骂,逼着孩子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向前发展,而现在不少家长对待孩子的行为却让人感到那么的“野蛮粗暴”。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不同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教育观的不同,教育生态环境有着从原始到文明的巨大差异。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他们的财富有多么丰厚,地位有多么显赫,学问有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有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家长自以为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只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某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一项调查中,有26。4的父母认同“孩子有错时,打他也是为了孩子好”的说法,46。4的父母表示“不太同意”但也有同意的成分,只有27。2明确表示“很不同意”。全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有3。6的孩子在家里“经常”挨打,“偶尔”挨打的高达57。3。2007年中国政法大学两位教授对“家庭体罚子女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近23儿童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在接受调查的四百九十八名大学生中,54的人承认自己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而体罚形式中父母动手打人的占到88。

在弱者面前,最能流露一个人的真性情。许多家长,他们在单位同事在朋友面前是如此谦和并富于教养,唯独在他们最亲爱的孩子面前,不自觉地流露出粗野。我的一个老乡,结婚后和先生定居在上海,夫妻二人也是打拼多年,现在终于工作稳定,日子过得不错,老乡在知名企业上班,她先生在外企工作,两个人都是真正的“中产阶级者”。家里有个儿子,可按老乡的说法是“不成器的儿子”,老乡和我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总是叹息自己儿子每门课分数低得可怜,不是学校的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脾气暴躁得厉害,谁也管不了。

老乡说,儿子生下来时时刻刻和他们作对,他们几乎天天打他,可孩子还是那副德行。到了学校就是和同学们打架,快成了“小混混”了。儿子把刚买的两千多元的进口山地车丢了,她知道了打了孩子几个耳光,等老公回来知道了就踢了孩子几脚。孩子和老公大吵起来,“你滚吧,想去哪里就去哪里。”“走就走”就这样甩门走了。过了几天回来,连他们也不理了。

难道孩子丢了一件东西,就要逼着孩子离家出走吗家长们啊,冷静地想想,错在自己就不该打骂孩子。几乎每个孩子的不听话,都不需要用打骂来解决。

有一次丽文带着妞妞到一家商店里买生活用品,妞妞看见了电视上广告上播放的棒棒冰,就喊着要丽文买。丽文很肯定地告诉妞妞这个不能买,不卫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喝这个。妞妞当时为此很生气,不肯离开那个地方,最后干脆蹲在地上哭起来。丽文并不生气,就像平时看妞妞玩石子一样,耐心地等着她;丽文故意和营业员说话,妞妞发现妈妈不在意她的脾气,哭得声音更大了。

营业员看不过去了就劝丽文,地面很凉的,对孩子不好。路过的人都在看妞妞,也都看丽文。而丽文沉着气就是不着急,待看到妞妞哭不动了。丽文蹲下身,用商量的口气问她,妞妞,和妈妈买大米去吧。妞妞见妈妈来关照她,又开始哭,而丽文就又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在妞妞跟前溜达等待。这样几个回合后,妞妞没劲儿了,丽文又蹲下微笑着问妞妞,好了吗,可以走了吗妞妞意识到再闹也就这样了,乖乖地站起来。丽文拉着妞妞的小手,就像平常一样,高高兴兴地逛商店去了。

丽文说,之后再连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也没再给妞妞讲道理。妞妞此后再没提起过要喝那种饮料;而且,凡是丽文态度肯定地说不买的东西,妞妞就不再坚持,非常听话。看来丽文确实做得很成功。

你看,小孩子其实很简单,哪里用得着去打骂呢,每次小冲突都是孩子的一个学习机会。家长耐心而真诚地去解决一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此后一系列的问题。

儿童身上屡屡不能够解决的问题,背后一定有家长教育方式的问题。打骂是家长们最常用且运用得最得心应手的一种方式,可它也是最没有效,最具有破坏性的一种。我们把父母比做是一个轴线,孩子就是围绕轴线拖动的一条曲线。这个孩子经常被父母打骂,他的人格就受到影响。如果生活非常和睦,给孩子的影响是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友好,又充满着爱心,他感悟到的是人间充满了爱,他会用这种爱心责任心去对待别人。到幼儿园,对待幼儿园的小朋友老师;他到了上学,对待同学对待学校的老师;到社会上,对待别人。家长从小打骂孩子,孩子可能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别人。

第32节:一种可怕的习惯

家长们,不要再打骂孩子了,你今天打骂孩子,明天孩子可能同样对待他人对待自己的亲人

一种可怕的习惯

家长打骂孩子也可以形成一种习惯,一旦形成了,也不好改。一位母亲来找我咨询。她的儿子比较淘气,她就经常打孩子。她对我说,每次打完孩子自己都非常后悔,但自己脾气不好,一遇到孩子惹她生气,就控制不了。我在做了一些相关疏导后,说了几句比较刺激这位家长的话:你可以非常诚实地在内心想一下,单位领导惹你生气时,你会去骂领导吗你的爸爸妈妈让你不高兴时,你会动手去打吗你的同事或朋友说了几句话惹你不高兴,你会出手打人吗

其实,人在做出一个行为时,往往瞬间就能把后果判断出来。家长如果说在孩子面前忍不住脾气,因为你心里早已清楚,你打孩子一顿,既能解气,他还不会把你怎样。你在孩子面前是权威,是主人;你不用担心打人的后果,所以你就总是“忍不住”。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种人际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中所体会到的东西,或好或坏,都会给儿童留下终身的印象和一生影响。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家长多半在自己童年时代也遭受了不少的家庭暴力吧。一个孩子从小挨打受骂,虽然他本人就是家庭暴力教育的受害者,可他长大后多半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而顾及不到孩子的感受。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不会爱,缺少爱的能力。常听有人这样说,我脾气不好,遗传了父母的脾气,仿佛这“脾气”是娘胎里带来的。事实上“脾气”不是来自血脉的生物遗传,是来自生活体验的心理传递。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大声叱责是人们相互关系中修养很差的基本特征。凡是出现大声叱责的地方,就有粗鲁行为和情感冷漠的现象。用大声叱责家庭中还有拳头教育出来的孩子,失去了感觉别人最细腻的感情的能力,他看不到也感觉不到周围的美,他非常冷漠无情,毫无怜悯心,在他的行为中有时会出现往往是人身上最可怕的表现残忍。

我认识这样一位女士,她的工作事业人际关系等各方面都很出色,却经常在家里打骂孩子。有一次和她聊天,谈到父亲时,这位家长历数父亲的不是,说自己小时候,父亲就经常打她。她觉得父亲当年打她的那些理由一个都站不住脚,对父亲的行为充满蔑视,甚至有一种仇恨感。聊到孩子时,她又历数孩子的不争气,讲了一串孩子该打的事例。我就表示她对孩子的态度是来源于她父亲的粗暴时,这位女士对此断然否定,说她和父亲不一样,她父亲打她没有道理,而她打儿子都是有理由的。

打骂孩子的妈妈,几乎都这样说,孩子实在太让人生气了,能不打吗

家长此时打骂孩子也许会解决眼前的一个小问题,却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大隐患,创痕会伴随孩子一生。经常挨打的孩子,他的身心两方面都会受到损害。他从家长那里感受到的是屈辱,体会的是自卑,学到的是粗暴,激起的是逆反。打骂的方式绝不可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只能让人的心理扭曲。一个心理残疾的人,远比一个生理残疾的人更糟糕,而且多一层可怕。媒体上曾报道过这样一件可怕的事情,2008年奥地利曝出一件让整个国家蒙羞,让全世界震惊的事件,一位叫约瑟夫的男子,在地下室囚禁他的女儿长达二十四年,并对女儿实施性迫害,致使女儿生下七个孩子。当代社会为什么还存在这样的“超级野人”而这个叫约瑟夫的男子在童年时,经常遭受来自母亲的暴力和虐待。这是个极端的例子,很典型地说明,畸形的家庭教育会给一个人带来怎样的恶果。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也指出,儿童的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后所经历的对待造成的。童年时代的每一种体验都可以在生命中留下痕迹,孩子没有“小事”,每件小事都是深刻地影响着他成长的大事。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想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要把他当做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当做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第33节:不打就真的成不了才

每个妈妈会经常在孩子的问题上情绪起伏。但我要说的是,妈妈们一定不能任性,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高兴时把孩子宠上天,一不高兴就打骂孩子。妈妈们要确立一个信念:不管孩子多大,在任何时候,因为任何原因,都不打骂孩子;要记住,凡通过打骂能解决的问题,通过态度友好的教育也可以完成。

不打就真的成不了才

有的妈妈说,现实生活中不也有很多“不打不成才”的例子吗的确存在,可是这些孩子忍受的是什么样的痛苦呢

前几年报纸上有一篇报道,说某省有一个十二三岁男孩,在国外举办的国际青少年小提琴大赛上获得了冠军。而据家长讲出的“经验”却是男孩的妈妈在这四五年内用教鞭抽打男孩五百多下得来的。这仿佛是一个典型的“不打不成才”的例子。

又有几个妈妈会站在这个男孩的角度去想问题呢一个平均两天就要挨一顿打的孩子,他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呢教鞭抽打在身上的痕迹很快会消失,但留在心理上的创伤能消退吗男孩要长大,他将不止是个“拉小提琴的人”,他也可能成为一个老师,会成为一个家长。他将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呢它不代表一种成功教育,只能代表一种畸形“成功观”下危险的做法;它在用一个单一的“成就”,去扼杀孩子整个的人格健全与一生的幸福。

我在工作中,认识了一位大学生女孩niki,正上大三,人长得很漂亮,学习也很优秀,在学校学生会担任秘书长,性格活泼开朗。同学们在她身上几乎找不到缺点。可是niki却总是没有食欲,大二时去医院检查,患上了慢性胃病,可她却没有在意,大三一天半夜,胃绞痛得厉害,寝室的同学把她niki送到医院,住院一两个月才有所恢复。医学上早已发现,慢性胃肠疾患和人的消极情绪以及压力有关。从niki的疾病及偶尔流露的一些性格特点,医生认为niki儿时的生活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心理创伤。果然,niki有一次和我随便聊起来,她说她妈妈从小打她,打得非常狠。比如放学回来,自己累了就回屋里睡会儿,等妈妈回来,看到她没有练琴,上去就朝她头上打去。有时候niki妈妈半夜加班回来,一把将niki从被子里拎出来,暴打一顿,就因为妈妈知道niki考试排名又降了一名。而类似的事发生过很多次。

niki可能是为了维护妈妈的面子,说她一点都不怪怨妈妈,甚至说正是因为妈妈那样严格要求,她才有今天。niki总是无节制地吃各种零食,尤其是刺激性的食物。医生说她的胃已经很虚弱,需要好好保养,而niki根本就不顾医嘱暴饮暴食,又发生肠胃绞痛,甚至有些出血,导致三四个月不能吃饭,等到稍好一些,又开始无节制地吃。医生劝她一定要少吃零食,niki说她经常心情不好,吃零食能缓解心理压力,所以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坚强的女孩,真是把所有的痛苦都自己扛,食物成了她一直以来的心理去痛片。真不知道niki的妈妈知道这些事情之间的因果关系后,想到女孩的身心健康时,心里是否还能骄傲得起来

“不打不成才”的个案,也只能说明有的人确实在挨一场打之后有很大变化,但变化的内驱力不是挨打本身,而是另外一些积淀已久并较为完备的东西;并且这一场打骂之所以能奏效,能让一个人警醒,也正可贵在这“偶然一次”上,如果是经常性的,还有用吗

“暴力”只会让孩子变得顺从,不会让孩子变得聪明和懂事;只能让他们变得听话,不会让他们变得自觉和上进。“暴力”下只能得到一些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但它是以儿童整体的堕落和消沉为代价的。

第34节:孩子的文明从成人那里来

孩子的文明从成人那里来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者。把一个人的美德归功于他个人的用心和社会的培养没错,但不要忘了给从小抚养他的那个人挂上一枚奖章。

而对于一些“恶棍”,尤其是一些刑事罪犯,我认为他的家长没有权利得到同情。尽管他们的家长主观上没有把孩子引上歪路的恶意,但他们粗暴的教养方式扭曲了孩子的心灵,是他们一步步地教会孩子如何恶劣地对待他人。仅仅把某些人的犯罪归结到社会时代或最多具体到学校那里,这是板子打在空气中,不能够切实地找到问题的根源,不能触动家长们反思自己的行为上。从人格成长的承接性和延续性来说,每个罪犯的家长都应该向他的孩子忏悔,向社会和人类忏悔。

只想对家长们说,不要因为孩子听话才爱他,不要因为他取得了某个成绩才欣赏他,更不要因为他不顺你的心就去打骂他。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对孩子的尊重也应该是无条件的。

我经常在书中和周围的人群中看到,凡是优秀孩子的家长,他们一般都很民主,遇到事情总是能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探讨解决,非常讲究方式方法最基本的态度是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只是就事论事,决不牵扯其他,当然更不可能打骂。他们取得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孩子似乎分外懂事,根本就不需要他们操心费力。

前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家庭生活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的道路。

欧美很多国家从法律上严格禁止对儿童施行暴力。我国打骂孩子现象之所以现在还比较普遍,首先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父母打孩子就是教育孩子”;再一个是缺少法律制约。我国也有相关保护少年儿童的法律法规,但都是一些抽象的概念,不具有现实约束力。打孩子从来被认为是家务事,无须他人干涉,只要不把孩子打残打死,就不会上升到法律层面解决。全社会普遍漠视未成年人的精神损伤,很少有人认为父母打骂孩子就是虐待儿童。

在家庭教育研究中,不少学者呼吁家长注意自己的一切粗暴行为。家长的素质事关未来公民的素质,国家应大力开展家长教育,全面提升家长的教育素养;同时,也应该尽快针对家庭教育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严禁打骂孩子,剥夺不合格家长的抚养权。

家长们不要以为生活在文明时代,穿了西装就变成了绅士,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做父母。做父母需要学习,需要学会如何爱孩子。

男孩与女孩:大人的心态要阳光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暗示为品行端正,善良友爱,他就会在这种氛围里渐渐生发出自我肯定的意识,他的品行就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人总被暗示为有某个问题,他就会在这方面不断地自我否定,逐渐丧失自信,甚至向坏的方向滑去。

第35节:“结婚”的诺言

“结婚”的诺言

儿童很会模仿,往往看到很多新奇的事情或者听到一些新的词语,很快就学会了,即使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或词语表达的意思。

妞妞刚上幼儿园时,一天下午放学丽文去接妞妞,回家的路上,妞妞就兴冲冲地对丽文说:“妈妈,我最喜欢和李煜一起玩啦,我长大要和李煜结婚”丽文笑笑说:“好。”妞妞看妈妈同意了,很高兴,过了会儿又说:“爸爸也肯定会同意吧”

丽文笑着说:“回去问问爸爸吧。”妞妞一路上惦记着要问爸爸自己结婚的事情,一回到家看见爸爸在书房,就急忙问爸爸:“爸爸,我长大了要和李煜结婚,你同意吗”妞妞爸爸当时也很高兴听了孩子的梦想,非常痛快地说“同意”。

妞妞跑到客厅高兴地蹦了半天,说:“喔,爸爸妈妈都同意啦”一旁的丽文和老公看着自己的女儿高兴的样子,两个人也笑了笑。妞妞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停下来跑到丽文身边问:“那,我要是结婚了,你和爸爸怎么办啊”丽文说:“你说呢”

妞妞好像在想了一下说:“我和妈妈住,李煜和爸爸住吧。咱俩是女生,他们是男生,对吧,妈妈”丽文笑了笑,说:“好”妞妞还陶醉在自己的“结婚”中。

丽文听幼儿园老师说,妞妞和李煜这两个孩子都比较懂事,不和小朋友抢东西,两个人比较玩得来,俩人在一起玩从来不闹意见。看来幼儿园也有“合得来”这回事。

等到妞妞上了小学后,小男孩李煜和妞妞不在一个班。儿童随着年龄增长,男孩和女孩的兴趣爱好就有了明显的差别。小学生的特点是,一般是男生和男生玩,男孩之间有共同的兴趣;而女孩也有她们之间的爱好,所以也就女生和女生玩。妞妞有几位非常要好的女同学,几个小姑娘只要有空就在一起。

丽文和老公有一次想起妞妞的“婚事”,开玩笑地问妞妞:现在还和李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