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骆思公回到杭州,再也没有调动过官方力量,至于潜伏于杭州的锦衣卫暗桩有没有调动,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五月二十八日下午,新任两淮巡盐御史熊良遇终于看见了杭州的城墙。
纵穿大半个中国,途经五十二个驿站,每天最少赶路六个时辰,熊良遇只花了不到十天时间到任了,这恐怕是大明朝建国以来,巡按御史到任的最快纪录了。
按照国家的法典,巡按出巡地方职责有:对印信、察卷宗、审刑狱、验田亩、清户口、巡视仓场、查算钱粮、讲读律令、惩治不法、表彰贤良等二十多项。
巡按出巡,明令公示的出行规范有:不得私下出行、随行不得超过典制、地方官不得迎来送往、不得接见闲杂人等、不得凌辱地方官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受财物等三十项。
实际上,巡按是份十分苦逼的差事。因为国家托付给巡按御史的权力太大,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和约束也会更多。所以国典有云:风宪之任至重。行止语默,须循理守法。若纤毫有违,则人人得而非议之。故所至州县、取假分毫之物、即自玷溷。在我无瑕,方可律人。
可惜,大明朝到了今天,连皇帝老子都不上朝了,所有对官员的约束都只存在于纸面而已。如今的官场上,巡按新到任,州县官会带着有所巴结的乡绅们越境相迎,分守、分巡兵道也会陪侍在侧,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等地方二三品大员也要亲自过门打个招呼混个脸熟。等安顿下来后,当地知府还要摆酒做东给御史巡按接风洗尘。
目前执掌浙江军政的高翼高巡抚为人清正廉明,所以浙江官场的风气还算好的。大家也没做的太过火,杭州城内的司道府县等官员在得到前方驿站传来的消息后,提前在武林门外迎候。
双方相见后,熊巡按下车与前来相迎的地方官员轮流见礼。熊巡按言辞举止看上去挺随和的,不过却非要坚持按照巡按出巡规范行事,接风洗尘的事情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熊良遇是巡按,本来任务就是纠察地方百官的,他不同意谁还敢勉强他?
众官员只能口不应心的奉承几句按院奉公守正、廉能昭明之类,然后就散了。
众人都可以走,唯独两浙盐运使王东君走不了,因为熊按台挂的就是巡查两浙盐政的头衔,他本人就是熊按台的重点巡察对象。
熊巡按没给王运使上轿子的机会,直接把他拽到自己的马车之上,吩咐车夫加快赶往盐运司。
熊巡按为什么这么急?或者说吴党为什么急?这事要从帝国的盐政说起。
帝国盐政早期施行开中制。什么是开中制?这要慢慢讲起。
帝国的疆域太大,导致往边镇运送军需,耗费人力太多,运输损耗更是数倍于送达的粮草。因为商人本身就需要来往运送货物,所以太祖就许诺边境的商人,只要按照边镇要求的缴纳军需,就可以到产盐地兑换相应的食盐进行贩卖。例如:洪武三年,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给淮盐一小引,也就是二百斤。
按照当时的市价,一石米进价一两银不到,二百斤食盐可卖到三四两银子。这一来一往就是数倍的利润。因为有厚利可图,边商们全都自发踊跃的支援边防建设。
国家每年会用粮食或钱钞从盐户手里收购全部的食盐。国家发引和商人对换军需的叫做正盐,正盐产量每个产区都有限额。超出限额的叫余盐,国家也会收购过来,储备起来作为未来的军需。
随着时间的推移,开中制盐政产生了很多问题。诸如,边镇官绅世家独占报中,商人要额外加钱才能拿到报中权;又如,朝廷和皇家为了敛财超额增发盐引,导致拿到盐引也无正盐可领;再如,盐产地产量超额过多,私人勾结官员私下贩卖余盐,导致市面盐价下降,就算领到盐可能也要亏本甚至卖不出去。
后来为了打击贩卖私盐,也为了兑现商人手中无法兑现的盐引,朝廷只能答应商人用钱收购盐户手里的余盐,以补官引。结果这种方式又产生了更多的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帝国盐政败坏矣!
盐政败坏之后,把控盐政的官员就有了很多以权敛财的手段。
比如,商人手里就算有盐引,能不能领到盐还是盐官们说了算,领不到盐,盐引就是废纸,更有甚者盐官会勾结豪绅故意不支盐,压迫商人低价卖出盐引。
再比如,产地多产的余盐,他们勾结豪绅,通过各种手段把余盐变成正盐,流入市场合法贩卖。盐产地生产多少食盐,最终是由盐官们说了算。
诸如此类的手段简直不胜枚举!
帝国正盐每年四亿七千万斤左右,余盐产量有多少没有任何一个人清楚,因为各产区对外都会绝对保密。产量大,销量同样大。这其中有多少利润连户部都估算不出来。
其实,算不出来也没关系,你只有看看两淮的盐商,就会知道这个国家最富有的是什么人。至于藏身盐政中的蛀虫们捞的应该不会比盐商们少。
不过,如果这些事情一旦被揭发出来,那就是杀头抄家的买卖。凡是涉及的官员恐怕最轻的也是革职吃板子。
这就是为什么这次吴党一定要让熊良遇挂巡盐御史头衔的原因。他来两浙最重要的事并不是查案,而是给张与哲擦屁股。而且,两浙盐政也是必须接手的,这么大块肥肉丢了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