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植保小说>其他类型>大周中兴> 卷3-06章方兴1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卷3-06章方兴1上(2 / 2)

召公虎道:“何以见得?”

“各诸侯国始封国君大多有为,开启山林,但传到后代手中,大多锦衣玉食、生而富贵,自然好逸恶劳,乃至坐吃山空。而诸侯国内,仍要不断给小宗、卿大夫分封土地,诸侯之土有限,随着人口增多,定然日渐潦倒。而诸侯国能进贡的贡赋一少,周王室也日渐穷困,此乃恶性轮回。”

召公虎忧心道:“此事孤亦忧虑,如此下去,诸侯国又当如何?天子又当如何?”

仲山甫道:“长此以往,诸侯国间必将撕破脸皮,互相倾轧征伐,不堪设想。”

“若要改变现状,仲山先生可否有良策?”

“早有一策,可惜胎死腹中。”

“何策?”

仲山甫叹道:“太保恕罪,便是前朝厉天子的专利之策!”

召公虎倒吸一口凉气:“专利之策?”

仲山甫道:“厉天子为此策背负了一生骂名,实属冤屈。其之好利,非为一己之私,而是为大周社稷和天下黎民。周厉王之逐利,恰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为民争利。”

方兴脱口而出:“为民争利?”这个说法倒是很新颖。

仲山甫道:“专利之策前,国人宁愿荒废公田,也要争先恐后去攫取山林川泽之利以贩卖,这不是走回商朝亡国的老路吗?等天下无粮可收,难道要抱着财帛饿死么?而厉天子让王室专此利,便是要禁止这种饮鸩止渴之事。

“只有大周收回山林川泽之利,才能让百姓安于耕作,这样才能真正让国家强大、百姓富足。也只有国富兵强,才能内服诸侯、外镇四夷,百姓安居乐业。待百姓富足,才能缴纳王室贡赋、投身王师从戎,威服不臣。”

仲山甫的一席话,召公虎如痴如醉。

老太保自省道:“起初,孤也认为厉天子专利之策倒行逆施、与民争利,可当孤与周定公共和执政之后,当家才知柴米贵,大周财政的捉襟见肘,若非厉王专利之策的积淀,哪有十四年共和的波澜不惊。”

兮吉甫附和道:“国人暴动之错,错不在专利,而在卫巫。厉天子因此流亡,也不代表专利改革失败。”

方兴始终一言不发,他听兮吉甫、仲山甫二人对周厉王评价如此之高,不禁热泪盈眶,心想:如果那日在彘林之中,老胡公听到如此高论,也会将此二人引为人生知己吧!

只可惜,斯人已逝,周厉王的是非功过,只得留于后人评说。

召公虎对二人越来越恭谨,继续求教道:“仲山先生,敢问荣夷公其人如何?”

方兴心中一凛,此人当初是国人心目中的首恶,国人暴动的爆发,正是以杀荣夷公“清君侧”为原点。

仲山甫道:“策是好策,然而他给厉天子开的药方太过刚猛、强烈,少了缓和、调剂之术,故而见效虽快,但后患无穷。”

召公虎不由前倾垂询:“那依仲山先生之高见,又当如何?”

仲山甫反问道:“大周立国后,太过急于同殷商遗民划清界限,一味重农抑商,此后十世周王都奉此为圭臬,至今不易此国策,可否有此事?”

召公虎道:“确有此事,此乃大周不成文之规。”

仲山甫道:“恕仲山直言。商人游走四方,逐利而生,此为商之本也,实难胜禁。以旱灾作比,丰年之地粮足仓满,灾年之地饿殍遍地,若非商人逐利,又有谁愿意在两地来回运粮?此时抑商,实则抑民也!不再一味抑商,此富国之策一也!”

召公虎沉吟片刻道:“先生之言,醍醐灌顶!是大周抑商国策太过狭隘也。”

仲山甫接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山林、川泽、渔盐、牧猎之利,本应归国有,此乃正道,非朝廷与民争利,反倒是国人与朝廷争利。本末不倒,此富国之策二也!”

召公虎道:“金玉良言,孤悔之晚矣!”

仲山甫道:“仲山栖身市井之中,深知吏治腐朽——治税者中饱私囊,漏税者招摇过市。不患寡而患不均,若不杜绝蠹虫,早晚必乱。且大周税制落后,只对田亩征税,而今务农者日寡,多耕私田、少耕公田,王室又去哪收税?整饬税制,此富国之策三也!”

召公虎频频点头:“孤远离市井商情,真失职也。”

“此乃大司徒之失也,太保不必自责,”仲山甫又道,“再者,币制乃货殖之本,大周一统中原却未一统货币,诸侯、王室、四夷货币大不相同,自有钻营小人行不轨之事以牟利。统一币帑,此富国之策四也!”

召公虎听罢仲山甫之四策,大喜过望,忙道:“佩服佩服!”

方兴欢欣鼓舞,仲山甫治财之策虽然势利,甚至多悖周礼,但如今穷则变、变则通,正是不破不立之时。若他是太保,绝不让仲山甫埋没市井,若能请他为大周管理财政,即便背上荣夷公般的骂名,也势在必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