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天监对于此次月蚀异象,作何解释。”大殿内一个太监,向跪伏在地上的两个官员发问道。
钦天监主薄,从八品官中年男子答道:“微臣冒死进言,天生异象,有煞星冲犯帝位,若不除此煞星,天下恐怕有变。”
官员虽是在给太监答话,听的人却是精舍里面的人。那司礼监秉笔太监陈洪,听到钦天监主薄这番话,愣了一下,不敢再替里面的人进行发问。
在一间精舍内,摆着一条紫檀木长案,整个舍内香气袅袅,在长案前的蒲团上坐着一个身形高瘦,穿着轻绸宽袍,束着道髻,乌须飘飘五十开外的人,这人双手结太极印,正在闭目养神,便是位临九武之尊,却数十年不上朝的大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
他将自己关进这个狭小的精舍里,笃信神仙道术,除了他亲信的几位大臣能够与他见面,其余官员很难与他相见。要不是天生异象,这两个从七品,从八品的钦天监官员是难以来到这里的。
此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宫外的风时或挟着几片雪花穿过窗,又穿过门,飘进精舍。皇帝身体单薄,却不肯添衣,因为他笃信自己是神仙下凡,拥有异于常人的体质,这风雪更能让他在这狭小的精舍里,感受到精神满足感。
嘉靖帝挑了挑眉头,显然那钦天监主薄的话,触动了他的龙威。可以说大殿内寂静的可闻针落,太监陈洪听到天灾,不敢在擅作主张发问,恐一不小心便惹火烧身,而那负责记录天象变化,占定吉凶从七品,冬三季灵台郎,和钦天监主薄都觉得有一股气息向自己压进,他们匍匐而拜的头,越发低了下去。
嘉靖帝从精舍里面走了出来,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盯着那二个钦天监官员,声音抑扬顿挫的说道:“天下大势,分久合,合久分,总有那么一些乱臣贼子唯恐天下不安,想要搞事情。朕相信天不会亡朕,大明太祖皇帝创下的基业,千秋万代。上天既然示警,有煞星冒犯朕威,你二人可知此煞星位于何方,身处何位,如实讲来。”
那两个官员,此刻能亲眼见到数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该说这是荣幸呢,还是不幸呢,因为他们所禀告的事,干系重大,涉及人命,一不小心便使自己有了无妄之灾。
掌官文书移交,上呈的钦天监主薄,顶着皇帝的滔天龙威,战战兢兢的答道:“回禀圣上,此煞星能使天生异象,惊动圣心,必是朝廷三公,或是外镇藩王,至于何人,臣等道行浅,无法探知为陛下解忧。”
嘉靖帝虽热爱好道术,但却本性多疑,此刻面色已经冷漠阴沉到了极致,在殿内来回徘徊了一会儿,抬头望着天花板,紧闭上了眼,喃喃自语道:“非得让朕斩尽杀绝嘛。”对于上天示警的异象,显然他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只是他还不愿意背负那个骂名,他沉思了一会儿,神色为难的揉着太阳穴,似乎犯了头痛病,朝二人挥了挥手:“尔等暂且退下吧。”
听到皇帝命令下达,二人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给皇帝行了一个大礼,便小心翼翼的退出了大殿。见二人退去,皇上朝着身边的太监吩咐道:“陈洪,给朕连夜宣严嵩入宫觐见。”
……
在豪华气派的严府,听到皇上急令身边太监陈洪深夜下达,召严嵩入宫的命令,父子二人送了一份大礼给宫里来的使者,将其送走后。
长得又高又瘦,眉目疏疏的严嵩,脸上陈迹斑斑,已经年近七旬,可野心丝毫不减。见他改换朝服,服色是明朝一二品的官员才能穿的鲜衣红袍。
还在换衣的严嵩,侍立在他身前的一个三十五六,身穿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见其肥头大耳,还瞎了一只眼睛,脸上露着得意之色,目光狠辣的说道:“父亲,皇上连夜召你入宫觐见,看来是为了天生异象之事,这一天我们终于熬出头了,夏言这老家伙总算是要栽在我们父子手上了,只要扳倒了他,在这朝堂便是我们父子呼风唤雨的时候了。”
听到自己悉心教导的儿子说出这番话来,严嵩目光盯在他儿子身上,似乎这一刻空气凝固了几分,那阴翳眼神让得这一名奸猾机灵,颇会揣摩别人的心意的男人,觉得他自个说错了话。
“伴君如伴虎,天心难测。记住,成大事一定要先沉得住气。我们父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待发嘛。夏言是皇上的宠臣,内阁首辅,这些年来他数次被罢黜,可又屡次被圣上召回,重新启用,这说明什么?”
严世藩被父亲教训一次,脸色一沉,难堪的说道:“这……说明皇上离不开他。”
“明白就好。可是这一次嘛,天生异象……呵呵呵……”这一刻,严嵩反而得意的笑了,露出了狡黠的目光,因为他数十年寄人篱下的生活终于要结束了,如今已是年近七旬,两鬓斑白的他,终于在今夜就要鱼跃龙门,龙飞升天了。
“老家伙即便能力出众,颇得圣心,老夫此次进宫,只不过是他的催命刀,打蛇打七寸,必求一招毙命。他是翻不了身了,仇鸾的弹劾信,便是我们的杀人刀,帝王之心,宁可错杀,也绝不放过。皇帝必须用来杀他,才能稳固人心。老夫入宫只不过是为了迎合圣意,给圣上一个杀他的借口。”
严嵩在官场蛰伏了很久了,老谋深算,今日他终于要出手了。
此时是明朝嘉靖二十七年末,皇帝沉迷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对政事漠不关心,朝中事务皆交由权臣处理。
礼部尚书夏言,在明世宗继位后,以直言为己任,上疏请求革除正德朝的弊政。在明世宗授意下,彻查官员冒滥,裁决了三千二百人。上书陈述九条意见,朝野得以肃清。同年,奉命清查庄田,把被侵吞的民产如数归还百姓,并提出限制皇庄扩张的措施,推动“大礼议”事件,得到世宗的宠信。
此外,夏言能够迅速撰写奏章或应诏创作青词,常常唱和世宗的诗作,且善于迎合世宗在政事上的观点,因此很受宠信。世宗赐给他一枚银章,作为密封上书的凭据,并称赞他“学问博大,才识优裕”,给予他丰厚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