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真是喜欢捉弄人!承庆三十九年二月,因为抗击蒙古入侵甘肃有功,周敏宽由西宁兵备使加右佥都御史衔迁为延绥巡抚;作为周敏宽的心腹,张怀瑾也由庄凉游击迁为巡抚亲兵游击,随着周敏宽从甘肃调动到了延绥。
在陕西行省内,延绥防区不管是人口、经济还是军力都是仅次于陕西本土的第二防区,而巡抚亲军游击的地位也不是庄凉游击可以比的。这一调回原职,实际上等于降职,张怀瑾心中能不产生不满么?
上峰的决定,武将是难以拒绝的。张怀瑾问过周巡抚为什么,周巡抚没有告诉他原因。只是用充满遗憾的语气说了一句话:周某和吴督之间只差了一位卫先生。
周敏宽任职西宁兵备使多年,在甘肃防区内依然有自己的人脉,他现在又是延绥巡抚,两头的事情办起来都顺手。张怀瑾的调职手续很快就办好了。
事情已经既然无法挽回,张怀瑾只能认命。很明显,卫夫子设法调他回甘肃,目的就是让他守护陆挽。吴三介绍说陆挽那边情况危急,张怀瑾办完手续后立刻领着自己的营兵,经庆阳府和平凉府,马不停蹄地往甘肃赶。
插句题外话,现在的营兵绝大多数是朝廷出钱,将领们自己招募。所以各将军手下的兵马一般都是跟着将军一起调动的。这改变了以前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军队战斗力低下的局面。以前的俞家军和戚家军就是这么来的。
张怀瑾已经是尽最快的速度赶回甘肃了,可是当他以巡视边区为借口来到镇羌堡后,得到的却是陆挽受不了刑杖被打死的噩耗。
想到自己毁了前程只为保陆挽一条命,还没保住,张怀瑾内心的怒火让他恨不得屠尽镇羌堡内的军卫。然而,他并不敢这么做。别说屠尽全堡,就是妄杀一人,他这么多年的努力可能都会尽付流水。
镇羌千户所隶属于庄浪卫,归陕西行都指挥使司管辖,镇羌营属庄浪左参将管辖,受庄浪兵备使节制。而庄凉游击将军名义上直辖于甘肃总兵官,实际上受西宁兵备使节制。张怀瑾现在等于还在别人的辖区,他毫无权力插手镇羌堡内的事务。
和镇羌千户的仇只能以后慢慢算。就在张怀瑾想返回驻地时,堡内突然有个青年偷偷给他塞了张纸条。字条上写着:穷示兄台鉴,弟安,勿念。挽生百拜。
穷示是张怀瑾的字,卫夫子起的,除了亲友,知道的人并不多。写信者常用的落款谦称有晚生或者侍晚生。这封信里,挽字写得很潦草,若非有心人仔细辨认,恐怕会被人当做晚字的笔误。
看到信后,张怀瑾百感交集。
很明显,陆挽还活着。虽然张怀瑾想不出,陆挽究竟靠什么手段才能独自在军卫里面活下来。陆挽孤身一人,以流放充军的身份来到边疆的卫所,身上只带了二十两银子。他如何才能让人冒着得罪千户的风险把他救下来?
张怀瑾现在内心里面更多的是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小师弟的好奇心。不过陆挽此信写得很隐晦,那代表陆挽现在还不想让人发现他未死的真相。
既然陆挽不想让人知道,张怀瑾便不能大张旗鼓去接他。张怀瑾让吴三偷偷跟着那个孩子,自己则继续假装在堡内视察军情。
天色不早了,孙守备禀告道:“张将军,要不今晚您就在堡内歇息。也好让我们这些下面小军尽尽孝心。”
张怀瑾这个庄凉游击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位置。所谓游击,职责偏以驰援为主。庄凉游击的本职是统领西宁上班兵马,屯驻在凉州、西宁、庄凉这个三角形区域内的某一点,并兼管兰州、河州通往朵甘都司的官道。
当初蒙古俺答汗往青藏迎佛后,有部分追随的蒙古部落垂涎朵甘都司内丰盛的水草,就入侵并长期驻在青海境内。这就导致了,西宁、凉州、庄浪这个三角形区域两边都会蒙古部落的骚扰掠夺。
朝廷为了稳固西宁、凉州、庄浪区域的整体防御,就设立了一个庄凉游击,驻扎在区域中心的某一点。不管东西哪个方向受到侵略,庄凉游击作为机动力量,都可以最快进入战场,协同防御侵略。
庄凉游击不在凉州、庄浪防区内,不受凉州、庄浪文武官员节制,却负担了部分凉州和庄浪防御的职责。如果,敌人同时从多点发起进攻,援救谁不援救谁的选择权就掌握在庄凉游击的手上。并且,不管他怎么选择,别人事后都无法指责他。
这也导致了凉州、庄浪防区内的驻防将领或多或少都会巴结点庄凉游击。毕竟这是个关键时候可能救你一命的人。
别说镇羌堡的孙守备要巴结张怀瑾,就是庄浪参将见到张怀瑾也会要客客气气的。这也是卫夫子为什么一定要把张怀瑾调回原职的原因。
面对孙守备的献媚,张怀瑾笑笑道:“我调走一年多,今天只是回来看看边境的情况。前几日刚刚调防回来,营中还有很多事务需要处理,我就不打扰孙守备了。”
孙守备继续巴结讨好道:“我们常说庄凉离不开张将军,现在将军调回来,我们也放心多了。您怎么也得留下来喝杯水酒,不然上官和同僚岂不是责罚我不懂事?”
张怀瑾道:“咱们也是多年的同僚,张某性格守备应该知道的。日后机会多得是,今天真的还有事,守备多谅解。”